王求礼:性情刚直的清官,敢当面指出武则天的不对

598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求礼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求礼是今河南省 市下面县级市长葛市石象镇冢王村人。他官至监察御史,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不畏权贵,敢说敢言,不徇私情,连 有问题,都直接指出来。

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年,他的老家长葛石象一带先旱后涝,灾害连着灾害,庄稼歉收,百姓们剥光树皮,挖尽草根,仍食不果腹,饿殍遍地。与之相对的是,当地的官员富豪们却有吃有喝,还 ,他们没吃完的粮食宁愿给畜生吃,也不愿意分给平民百姓。这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仅如此,这些富商们还趁机屯粮不卖。有一户人家实在饿得不行了,他五岁大的儿子,饿得整天嗷嗷哭叫着,富豪们一点人性都没有。他看见院里扔的面块拾起来土都顾不得擦就往家跑,财主呵斥不住,就放出恶狗活活地把他咬死了。

此事发生后,当地的百姓愤怒了,实在忍无可忍,他们愤然而起,围住村里的有钱人,强令他们借粮救命。当然,富豪们不怕,为什么呢?有官府撑腰,他们暗中串通官府,乞求县衙帮助镇压百姓,就是不给粮食。

image.png

这些贪官和富豪还恶人先告状,上书武则天说有人造反,要武则天派兵下来。武则天收到奏章后, ,马上下令出兵。就在此时,王求礼来了,他对武则天说,此事万万不可。

武则天纳闷了,你想干嘛?

王求礼不惧皇权,直言快语地说道:“我主万岁,臣并非以下犯上,抗旨不尊,而是地方所奏是否属实尚待查证。请求圣上恩准臣回乡调查,查明真相后回奏,圣上再作定夺不迟。”

其实,武则天也是一个聪明人,他也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不弄清 ,滥杀无辜,定遭天下人唾骂,于是降下圣旨一道,让王求礼回乡调查。

王求礼不敢怠慢,回到老家后,为避嫌,路过家门而不入,亲朋好友均不见,而是靠微服私访在同百姓的交谈中,找到线索,弄清事实的真相。为了百分百的准确,王求礼还假扮购粮货商亲自到几家富豪家家暗访。发现这些富豪果然囤积着吃不完的粮食,就是不愿意分享给百姓。王求礼十分痛心,也很愤怒,他搜集好这些证据后,直接回朝廷向武则天报告了。连家都没来得及回一趟。

到了京城后,他上书给武则天说:“长葛民众并无造反抗拒朝廷之意,只是灾荒太重,饿得实在没有办法,才向富豪们借粮,而且还记了账簿,约定有了收成就如数偿还,根本不是什么造反,要说造反是那些富豪,他们趁机囤积粮食,用心歹毒啊,这是要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要说造反,他们才是想造反的人。”

武则天知道后,马上叫王求礼去严惩说谎、嫁祸于民的贪官,责令当地富豪开仓借粮,以救灾荒。

这就是王求礼,一个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敢于为民请命。

还有个故事,这个故事被《 》记载。

公元701年的三月,洛阳下了一场大雪,百官们都上朝祝贺武则天,说武则天福星高照,拱垂高照,陛下英明,这是 。反正都是阿谀奉承,拍马屁。只有王求礼看不下去,直接说:“现在是春天,正是草木生长的季节,这个时候天降大雪,只能说是灾害,怎能称之为祥瑞呢?这些入朝庆贺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image.png

武则天本来很高兴的,现在看王求礼一点不给面子,气得不得不罢朝。当然,王求礼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当面指责武则天的不对,甚至叫武则天对其男宠实行阉割,割掉男根。

我们知道,武则天掌权后,其男宠 成了众臣茶余饭后的隐秘谈资。堂堂大唐帝国 ,竟然耐不住床笫寂寞,跟一个假和尚鬼魂,很 。而且这个薛怀义仗着武则天的宠爱,极其嚣张,牛气冲天,“出入乘御马,宦者十余人侍从;士民遇之者皆奔避,有近之者,辄挝其首流血,委之而去,任其生死”,“朝贵皆匍匐礼谒, 、 皆执童仆之礼以事之,为之执辔”,“左台御史冯思勖(xù)屡以法绳之,怀义遇思勖于途,令从者殴之,几死”。

百官们是敢怒不敢言啊,谁叫他是武则天的心头肉、房中客呢?

当然,也没那么夸张,还是有人敢反对薛怀义的,一个是苏良嗣,还有一个就是王求礼。

王求礼无所畏惧,直接上书武则天说:“太宗时,有个叫罗黑黑的人善于弹琵琶,太宗将他阉割后充当内侍,让他教宫女弹琵琶。陛下若认为怀义 ,想在宫中用他,就请阉割他,免得其扰乱后宫。”

此时,武则天就薛怀义一个男宠,如今,王求礼竟然白纸黑字要求割掉薛怀义的男根,让他效仿唐太宗时期的乐工罗黑黑,以 之身教授宫人做事,这不是要摘武则天的心肝吗?

我想,如此 地揭武则天短的,只有王求礼一个了。

这就是武则天时期的清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元朝有多强大?为何空前的蒙元帝国如此短命?

元朝有多强大?为何空前的蒙元帝国如此短命?

官至节度使的韩存保,高俅为何让他“削职待罪”?

官至节度使的韩存保,高俅为何让他“削职待罪”?

什么是古人的婚姻信物?婚姻信物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什么是古人的婚姻信物?婚姻信物什么时候开始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