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儿子成群,为何朱标病逝之后要选孙子做继承人?

1338

为何 病逝之后要选 做继承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第一位太子朱标病逝。

朱标出生时, 已经27岁了,这在当时绝对属于“晚育”的大龄青年。正因为此,朱元璋对朱标抱以极大的希望,让他跟随宋濂、 、 等人学习。

从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王时起,9岁的长子朱标就成为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朱标也不负期望,他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如果历史可以改写,朱标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选择自己 的儿子们,而是直接跨过他们,将皇位传给了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皇太孙 。

这种跨过第二代,直接传位第三代的方式,让许多现代人很是不解。

image.png

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当打之年,他为何要传位于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毛头小子呢?

其实,从当时人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安排,倒是我们这些现代人自作多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有感于两宋时期中央集权可一旦天下有变、皇室即被孤立的局面,决定重新搬出已经被废止了数百年的分封制度,他要分封 子孙为王,共同保卫朱家江山。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就等于确定了严格的宗法秩序。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就是要实行“ ”。

具体来说,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皇太子长子是皇太孙,而亲王的长子要等到10岁后再被立为王世子,亲王其他年满10岁的儿子则被封为郡王。再往下,郡王的嫡长子再被立为郡王世子,非嫡长子则被授予镇国将军。

总之一句话,在十分理想的条件下,按照这样严格的 ,皇位只能在朱标及其长子长孙们手中传递,而朱元璋其他儿子的子孙们,最多只能做到 。

image.png

如此一来,虽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继承皇位,但却就能很好的解决王朝的皇位继承问题。先 死后,再由谁来当皇帝,几无争议。

不过,为了朱家天下能够长治久安,朱元璋也给予了其他儿子们强大的特权。

藩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建有王府,他们可以任免自己属地之内的官员,可以在封地内自由裁量、生杀予夺,甚至连朝廷也不能干涉。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手中还握有军权。由于明初 的威胁尚在,朱元璋将军权下方到各个藩王手中,尤其是建国于长安的秦王、建国于太平的晋王、建国于北平的燕王,都拥有相当雄厚的实力。

而后来朱元璋逐步消灭了功勋旧部后,原本他们所掌握的军权,也转移到了藩王们的手中,这就让藩王的势力进一步做大。

尽管朱元璋也 的教育儿子们要谨守本分,可屁股决定脑袋,实力决定野心,藩王们必然会因为兵力过大,而成为对抗朝廷的离心力量。

image.png

当时朝中的有识之士,也早已预感到分封制的弊端。洪武九年,叶伯臣上书朱元璋,直陈分封之弊:

“臣恐数世之后 , 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生触望, 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何不观汉、晋之事乎 ? ”

叶伯臣以西汉“ ”和西晋“ ”的历史教训,提醒朱元璋,削藩要趁早!

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认为叶伯臣在挑拨离间,将其下狱处死。从此以后,再无人敢提削藩。

直到洪武末年,当朱元璋目睹藩王的势力太大,已经给皇权构成威胁时,他才果断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而迅速的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要让儿子们,断了皇位的念想。

image.png

而朱元璋之所以不在年长藩王之中挑选皇位继承人,为的就是维护自己早年确定好的“嫡长继承”的宗法制度,以此来避免将来藩王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流血冲突。

在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以后,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他曾经专门交代朱允炆:“燕王不可不虑。”

很显然,在朱元璋弥留之际,他非常清楚在朱家的第二代人中,燕王 最有可能对他的“嫡长继承”不服,首先站出来挑事。

于是,朱元璋临终前,又在遗诏中交代诸藩王:

“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惟护卫官军听王。诸王不在令中者, 惟此令从事。”

从这段话来看,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砍下的这一刀,确实是够狠的:

首先,他剥夺了藩王们进京的权利,即使是来给他吊丧也不行;其次,封国之内的文武官员不再受藩王节制,改由朝廷统一调度指挥,藩王们手中只剩下他们的护卫官军而已。

朱元璋的这道遗诏,也为他的孙子朱允炆接下来 阔斧的削藩,谱写了前奏。

image.png

只不过,朱允炆血气方刚,虽然勇气可嘉,可惜手腕不足,虽然他曾经成功除掉了五个藩王,但最终却不是朱棣的对手,以致丢掉皇位,神秘失踪。

不过,历史好像跟朱元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晚年处处提防的四儿子朱棣,要比他所选定的接班人朱允炆优秀的多。

朱棣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开 了闻名于世的“ ”。

或许,正是因为对父亲朱元璋的愧疚,也让朱棣能够时刻保持强烈的好胜心,让他始终想摆脱“得国不正”的帽子,最终也让朱元璋当年的选择,意外的获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力还强盛清朝为什么在清缅战争中输给小小的缅甸

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力还强盛清朝为什么在清缅战争中输给小小的缅甸

平原君赵胜是什么人平原君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平原君赵胜是什么人平原君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西汉灭亡之后为什么还能在东汉延续说到底还是百姓心向汉朝

西汉灭亡之后为什么还能在东汉延续说到底还是百姓心向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