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建元革新是怎么回事?汉武帝刘彻和窦太后之间的较量最终结果怎样?
889
你知道建元革新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背景
公元前141年, 去世,年仅16岁的 登基,改年号建元。这时朝政大权掌握在以窦 以主的人手里,他们主 续实行 ,休养生息。但是, 北方的强敌匈奴利用这个时机开始蠢蠢欲动,大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境地。与此同时,很多诸侯利用刘彻刚刚登基朝政不稳的时机,纷纷来到京城挑拨窦太后和 的关系,企图利用窦太后废黜刘彻,以达到自己的 梦。
建元元年,汉武帝为了自保,更为了强大汉朝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于是他以 为丞相,以他的舅舅 为太尉,以他的老师赵绾、王臧为郎中令进行改革。他的改革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拔人才
在人才选拔上,汉武帝非常注重那些痛斥时弊的有志之士和标新立异的博学之才。并且汉武帝下诏让地方举荐直言敢谏之士,全国举荐上来的超过百人,汉武帝一一召见询问古今治国之道。在这群人里面有董仲舒、严助以及 等名士,这些人都成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臣。
二、兴儒学
在当时,内部有诸侯王 ,外部有匈奴连年寇边,仅汉景帝在位十六年,匈奴就有五次大规模入侵,掠杀的人口数以万计。并且匈奴在击败月氏国之后已经将矛头直指大汉,大汉匈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汉朝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改变以前的 ,实行大一统的 ,倾全国之力才可能取胜。所以,汉武帝采董仲舒建议, ,唯独尊崇儒术。
三,除弊政
1.列侯就国。简单说就是各诸侯王必须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没有皇帝的诏令不得随意进京。这主要是为了防范诸侯王向窦太后挑拨离间,也为了防范他们重金勾结朝廷官员 。
2.除关。它的意思就是解除进入 的关禁,因为以前盗贼横行,所以进入函谷关都必须出示 才能入关,但随着 的繁荣到汉武帝时盗贼已经很少了,所以为了彰显太平,才颁布了这条政令。
3.检举。这主要是为了打击贵族和各诸侯王而颁布的,鼓励检举皇亲国戚中违法乱纪的人,以维护社会稳定,巩固中央政权。但它最直接的打击对象却是以窦太后为主的 宗族,因而建元革新受到窦太后以及其党羽的抨击和阻挠。
结果
最终,汉武帝一个系列“架空”窦太后的改革彻底激怒了老太太,她派人调查刘彻的老师赵绾、王臧,并以“奸利”的罪 他们打入大牢。最终,窦太后罢免田妢、窦婴,并迫使赵绾、王臧在狱中自杀。在这场较中,经历三朝的窦太后获得全胜。
而我们纵观整个建元革新,得出建元革新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急功近利。我们不否认汉武帝的雄才伟略,但那时他毕竟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所以考虑事情难免就会把事情想得简单了。所以,他的改革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太着急了,以至于把他们都逼到一个阵营上,并成为其难以逾越的阻碍。
其次,用人不当。赵绾、王臧虽然有革新的意向和决心,但却缺乏革新的才能,而且他们生活不检点,这才让窦太后能够抓住把柄。而赵绾的缺点早在革新之时就显现出来了,窦太后这个人还是比较大度的,当初她并未想插手汉武帝的建元革新。这时,赵绾去给新政的火苗上浇了一壶油,她告诉窦太后:“从此国家大政不必请示东宫!”这才彻底激怒了老太太,在赵绾的“助攻”下新政怎么可能不失败?
但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建元革新虽然失败了,但我认为它有着一些积极的意义:
首先,汉武帝的成长。建元革新虽然失败了,但汉武帝经过这件事的磨练也变得更加成熟了。这为他以后开始的在汉匈决战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奠定了基础,他渐渐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决策者。
其次,春风中的火苗。建元革新虽然失败了,但它已经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更为他以后彻底推行儒学改革提供了模板,它成为了汉武帝日后彻底改革的雏形。
最后,祖孙隔阂的化解。不管怎么样,光武帝都是窦太后最喜爱的 ,汉武帝和窦太后的初衷都是为了大汉的未来。在汉武帝与窦太后的较量中,窦太后有无数次机会都可以废掉汉武帝。但她没有这么做,或许在她的心里自己的孙子不管做错了什么事都是那个自己最爱的孙子 。汉武帝也通过建元革新意识到:不管怎么样,窦太后都是最疼他的奶奶。所以建元革新虽然失败了,但却加深了汉武帝对窦太后的尊敬。所以直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都没有说过窦太后的不是,而且在汉武帝的心里,他对奶奶的爱和尊敬,甚至已经超过对她的母亲王太后的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