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揭秘:影响王近山一生的三位元帅级老师都是谁?
4860
“勇”如徐帅
1930 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15 岁的 (1915-1978 年,湖北红安人,开国中将)参加了红军。严酷的革命斗争形势使得红军干部奇缺,1931 年,16 岁的王近山就是在这种血雨腥风中,走上连长岗位的。当上连长后,王近山就渴望打仗、拼命打仗。一次战斗,他以必死决心抱着敌人滚下悬崖,敌人死了,自己却没能如愿“光荣”。战友们从此送给他一个外号:王疯子。在残酷的战争中,王疯子不仅没有死,反而迅速从连长升到营长,又从营长升到团长。更为幸运的是,他站到了徐向前元帅这棵军事巨树之下。
徐帅作战,勇字当头,每当战局僵持或者危急时,他总是领着旗手和号手,屹立在战斗最紧张、最危险的地方。在他的影响下,红四方面军的将士多喜欢死打硬拼,敢打硬仗,不怕恶仗。
1933 年秋,红四方面军迎击四川军阀 的“六路围攻”,身为红28团团长的王近山提刀挎枪冲锋在一线。在防御战中,28 团几乎拼光了,团长仍然屹立在战斗最前沿的红旗下。次年夏,红军转入反攻,28 团孤军追亡逐北,误入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曾部重重包围中,王近山 ,提刀跃马,率领全团左右斩杀。敌人魂飞胆丧,整整一个旅被红军一个残缺不全的团包了饺子。
1935 年4 月,红四方面军又在江油和川军展开恶战,一股敌军突然突破红四军防守阵地,向红军阵地纵深发展,军长 连忙投入作为预备队的28 团发起反冲锋。王近山接到命令后,当即带领人马扛着大旗、端着刺刀向敌人冲去。弹雨中,王近山胸部中弹,当即陷入昏迷状态,被抬下阵地,部队士气受到影响。总指挥徐向前见状,提着手枪冲了上去,边冲边高声呼喊着爱将的名字:“近山!近山!”王近山很快被主帅的呼声唤醒,当发现自己不在红旗身边,当即命令战士把他抬回红旗下,重新指挥战斗,直到头部被一颗子弹击中,昏倒在徐帅身边。强将手下无弱兵!看着已成血人的娃娃团长,徐帅心中又爱又怜。
后来,由于长期受刘伯承元帅的耳濡目染,王近山作战更多的是喜欢动心思,但是在许多关键性战斗战役中,还是透闪着王近山独有的“疯劲”。在长达23 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中,王疯子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裹满全身的战伤,见证了一代虎将的赫赫战功。
“谋”似刘帅
抗战爆发后,红四方面军奉命改编为 129 师,副师长徐向前重点向师长刘伯承介绍了爱将王近山:“近山同志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他打仗勇敢、顽强,敢打硬仗、恶仗……”
不久,在129 师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刘帅看着头上仍然裸露着伤疤的 、772 团副团长王近山,心思一动,决定以点评王疯子为契机,给部将们讲讲为将之道。
刘帅首先肯定王疯子的优点:“一人投命,足惧万夫。我们共产党人打仗,就应该有近山同志不要命的那股疯劲。”王近山倍感受用,刘帅却话锋一转:“指挥员又不能将自己等同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因为你还要发号施令,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光有 之勇,夏侯之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子房( )之谋, 之智……”王近山白皙的脸庞渐渐变红了,最初的自豪慢慢变得有点自卑。
刘帅显然注意到王疯子的表情变化,思维再次跳跃:“当然,一个人的谋与智,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与实践的结果。”接着,刘帅给王近山讲了 时期吴国将领 在主帅 的鼓励下勤学兵书、最终成为一代 的典故。刘帅鼓励年青的部将们说:“你们也不过二三十岁,只要肯用心学,决不会比吕蒙差!”
在刘帅这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的指点下,王近山作战艺术开始出现质的飞跃,渐渐从粗线条的猛 ,成为智勇双全的吕蒙。每次战斗前,王近山总是通盘考虑,有时还会在师长刘伯承或旅长 面前提出独到见解。于是,王近山又有了新外号: 。
1948 年7 月,刘邓大军决定分兵攻打襄阳。襄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与汉江对岸的樊城互成犄角,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也曾在襄阳城下屡屡受挫。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对此大为叹服,大笔一挥,把蒙古大汗 战死地四川钓鱼城改为襄阳城。 也深知襄阳的战略意义,特派大特务头子 坐镇襄樊。康泽到襄阳后,采取守襄必守山的古训,大量修筑山头防御工事。
刘伯承派王近山率6 纵西出汉水,进围襄阳,自己稳坐中军帐。王近山到襄阳外围后,哈哈一笑,决定打破常规,采取撇山攻城的方案,只以小部队监视山头敌军,使其不敢脱离工事,以主力直取襄阳城。方案报至刘邓处,刘伯承笑道:“襄阳已在我掌中了!”6 纵从7 月9 日攻城,一个星期后就拿下了当年蒙古人花了5 年才打下的襄阳城。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长期战争生涯中,王近山不断给他的老师以惊喜。“让老部队啃骨头,让新部队吃肉”,这是王近山在八年抗战中自己总结的一条带兵经验,后被129师推广。
“断”同邓政委
129 师师政委邓小平向以行事果断著名,他的作风也在王近山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1943 年秋,刘邓首长交给王近山一道作业:由于蒋介石妄图袭击陕 边区,中央命令王近山带领386 旅第16 团迅速秘赴延安并扩编部队,保卫党中央,同时护送一批干部及家属转移到大后方。
这是一项十分棘手的任务:一方面上级要求尽快到达延安,路上尽量减少战斗,甚至不得战斗。另一方面沿途又因为日军即将进行扫荡,根据地外围布满了封锁线,不得不战斗;更重要的是16 团还要拖家带口,保护大批非战斗人员,不能利索地投入战斗。
王近山却胸有成竹,所有人马化装成普通老百姓,离开太行山,在敌人眼皮底下迅速穿过同蒲路和汾河两道封锁线。
10 月下旬,部队到达洪洞县附近的韩略村,王近山却不走了。韩略村地形险要,是天然的伏击战战场。而且根据情报,日军经常 经过该村调动兵力。王近山决定把老首长陈赓“路上不要求战斗”的指示撇到一边,准备在此狠狠教训教训日本人。部队迅速展开部署:侦察、警戒、埋伏……整个晚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次日上午,日军13 辆汽车旁若无人地进入16 团预设的地狱。一声枪响过后,王近山振臂高呼:“跟我来,冲啊!”不到3 个小时,120 多个日军除3 人逃脱外,悉数就歼。
王近山见好就收,善后工作交给地方武装处理,部队迅速转移。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却炸了锅。原来,16 团消灭的这股日军并非普通的小分队,而是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从各地抽调的100 多名军官组成的“战地观战团”,其中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6 名大佐联队长,准备赴太岳前线观战,结果刚走到韩略村就见了阎王。冈村宁茨获悉后,暴跳如雷:“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股共军!”由于王近山早料到日军会来报复,大部队又 ,3000 多日军连16 团的影子也没找到。
日酋愠而致战,日军对太岳军区的“扫荡”草草收场,冈村宁茨自创的“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因此流产。这次战斗在电视剧《亮剑》中得到了生动地艺术再现。而 龙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
消息传到太行、太岳和延安,人们都为吴下阿蒙的杰作尽情欢呼。当王近山到达延安时,毛泽东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呀!”中央军委当即命令王近山为新组建的新4 旅旅长,保卫延安。远在太行的刘邓首长,也为学生的胆略和谋略感到欣慰。(侯文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