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杨锐简介杨锐是怎么死的?
2369
人物档案
姓名:杨锐
别名:杨叔峤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公元1857
去世时间:公元1898
兄弟:杨聪
恩师:张之洞
毕业院校:尊经书院
职业:四品卿
代表作品:《杨叔峤文集》
主要成就:创立蜀学会,参与戊戌变法
公元1857年,杨锐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出生,自幼受到父兄的教养,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好年之时,就已经展露头角。
后来杨锐跟随自己的兄长杨聪一起去参加院试,得张之洞称赞,将兄弟两人比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长大之后,杨锐加入了当时已经是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府里,入府为幕府。这是一种类似于参谋文书的职位,杨锐加入张之洞阵营之后,为张之洞出谋划策,颇有所得,因此得到张之洞的敬重,成为其重要幕僚。据说在杨锐入张之洞府为幕僚的十五年里,张之洞呈上朝廷的奏疏与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
公元1884年,法国派兵威逼清朝,侵犯谅山和滇桂边境。杨锐在当时力主抵抗法军,并且建议张自动启用已经退职的爱国老将冯子材。冯子材率兵出关,与法军抗战,很快就打败法军三路进攻,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此战大胜。杨锐其功不可谓不大,事后杨锐代张之洞草拟了《广军援桂奏稿》,成为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公元1889年,杨锐考取内阁中书,获章京记名,协编《大清会典》。《大清会典》编成之后,杨锐成功晋升内阁侍读。杨锐进入朝堂之后,积极投身救国事业当中。
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焦灼,清军不敌日军,统治者想要议和的消息传出。最重要的是此时慈禧太后为了大办六十大寿,竟然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当时太监寇连才阻谏被杀,无人再敢直言劝阻。
在朝堂上下全都选择闭嘴闭眼之时,杨锐一人激励御史王鹏运进谏并代王作疏上奏。奏疏言:“齐顷公败于鞍,七年不饮酒食肉,越勾践败于会稽,二十年卧薪尝胆。”此事触怒慈禧,要不是恭亲王求情,杨锐最后只能落得个充军的下场。
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杨锐联合在京1300多名应试举人发动“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元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杨锐与上京陈述变法自救的康有为筹划变法。在杨锐的积极运作之下,原本被守旧派大臣多次阻挠的变法措施,终于拿到光绪帝面前。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由光绪帝批准,开始维新变法。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这场变法最终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的阻挠而失败。
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大肆残害维新变法人士。杨锐在绳匠胡同寓所被捕,与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年仅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