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大总督权力那么的大他们能够调动全国多少军队
1563
很多人都不了解 大总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明朝统治时期,大家对六部肯定都不陌生,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 、工部。其中,兵部负责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请注意,明朝还有一个机构与兵部相互牵制,那就是五军都督府。而五军都督府的前身,则是大都督府。大都督府的当家人为正一品的大都督,在明朝统治的初期,大都督的权力非常巨大。那么,大都督到底能够调动全国多少军队呢?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关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由于统兵权和调兵权 ,经常出现地方割据势力或者起兵造反的情况。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朝廷开始使用 度。三省分别是 、 和门下省,六部向三省汇报工作。其中,兵部负责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但不能直接管理军队。在 的地方行政结构中,每个州都设立了一位州刺史和一位州都督。一般来说,刺史大人负责政务,都督负责军务。
例如在影视剧《神探 》中,出现了营州都督赵文翙。但在内地的很多州中,基本上是刺史兼任都督,因此出现了“刺史上马统军,下马治民”的说法。但无论是刺史还是都督,都能够管理军队的权力,没有兵部的文书,不能调动一兵一卒。例如刺史大人想抽调200名官军,为自己家重新修建刺史府,对不起,这种情况不允许。如果没有兵部的文书,各地的驻军不能轻易离开自己的驻地,否则,私自调兵的罪名比谋反轻不了多少。
到了宋朝统治时期,调兵权和统兵权更加细化。宋朝的将领们,虽然能够管理军队,但为了防止将领培育私人势力,因此连驻军也是需要轮换的。所以说,宋朝的军队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尴尬情况,对于战斗力的发挥非常不利。一转眼到了 统治的末期,当时在元朝的南方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起义政权,例如 、 、 、明玉珍等等。
这些政权割据一方,相互混战,同时又与元朝作战。朱元璋控制了江苏、安徽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比较富庶,朱元璋拥有了各方面的优势。公元1361年,只有30多岁的朱元璋进位 公,同时开始开衙建府,册封了一系列的官员。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大都督府。大都督府的当家人就是大都督,大都督的实际权力非常大,因为同时拥有调兵权和统兵权,等于唐宋两朝努力分化的调兵、统兵两大权力,被再次合并。
对于大都督的权里范围,历史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节制中外诸军事。”当然,由于大都督这个官职过于重要,朱元璋一般挑选自己的绝对亲信担任,第一任大都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随着实力的逐步扩大,朱元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从吴国公晋升为吴王,然 升为大 。但大都督府一直存在,并且属于明朝建立初期权力最大的机构之一。
当时,大都督能够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为了与 政权对抗,防止北元王朝的反扑,明朝维持了100多万常备军,这些军队都隶属于大都督管理和调动。其实,对于大都督的权力,皇帝朱元璋非常忌惮。朱元璋崇尚皇权至上的逻辑,对丞相和大都督存在很大的戒心。因为,这两个官职拥有巨大权力,这让朱元璋感到不安。公元1380年,朱元璋杀掉了丞相 ,并且借着这个由头,废除了大都督府。就这样,正一品的大都督,仅仅持续了20年时间便被撤销。
大都督府撤销以后,各地的军队如何管理呢?交给兵部肯定是不行的,那样的话,就是大都督府的翻版。朱元璋撤销了大都督府以后,又建立了五军都督府。也就是前后左右中5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又设立了左都督和右都督。换而言之,原来的1位大都督划分成为了10个都督。
那么,这些都督府如何划分权力呢?5个都督府分别负责两三个省的军务,例如左军都督府,负责山东、浙江等省份的军务。这10位都督,都是正一品的高官,但是权力已经远远不如当年的大都督。其实,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行政官员上,公元1380年,朱元璋撤销了丞相制度以后,面对全国复杂的朝政,依靠皇帝朱元璋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还是无能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建立内阁 制度。
内阁大学士与之前的丞相不同,内阁大学士仅仅是五品官,负责帮助皇帝处理那些 的事务,同时整理各种类型的文件。但是到了明朝统治的中期,内阁大学士们已经彻底崛起,内阁开始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的情况,与五军都督府的情况非常类似。因此,内阁大学士出现了“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的说法。
言而总之,明朝统治时期,皇权在不断的提高,至于群臣的权力,则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明朝初期的大都督,能够管理和调动全国所有的军队。至于后来的五军都督,只能管理部分省份的军队,而不能调动军队。进入明朝统治的中期,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已经被兵部彻底架空。在这一阶段,五军都督府成为了养活朝廷勋贵的机构,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权力。明朝统治中期,全国有200多万军队,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军队。就连兵部,也没有直接调兵的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