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瑟在《恐龙兴亡史》中是如何描述恐龙的?

1865

发布:2024-10-16 12:50:26  来自 幽兰馨语 觅知友会员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Simon Worrall :随着愈来愈多国家向古生物学敞开边界,新一代的恐龙猎人几乎每周都可以发现一个新物种。

伊利诺州出生的史蒂芬.布鲁瑟(Stephen Brusatte)是当代古生物学领域的 科学家,曾经接受国家地理学会赞助的他,已发现了十种新恐龙。他曾带领开创性的科学研究,重写了这种壮观生物的历史。而多亏了好莱坞和数不清的儿童故事,恐龙盘踞人类想像力的程度,正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峰。

image.png

在他的新书《恐龙兴亡史》中,布鲁瑟描述了恐龙崛起统治世界、又走上灭绝的史诗故事。他带领我们踏上精采旅程,回到中生代时期,再周游全世界,前往他曾寻猎化石的遥远国度,从阿根廷到中国、再到美国西南部。

当我们用电话联络上了人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担任研究员的布鲁瑟,他解释了新科技如何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对霸王龙的了解、为什么中国会是化石恐龙的热点、以及目前有多少女性古生物学家。

就让我们单刀直入地看看最能掳获大家想像力的那种恐龙吧。请跟我们聊聊你的霸王龙「未授权传记」,也解释一下为何新科技能让我们更了解「恐龙之王」。

霸王龙当然是最有名的恐龙了,它根本就是经典偶像。我认为你把暴龙的图片给地球上任何人看,他们都会认出那就是暴龙。暴龙的身体、大大的头、小小的前肢、长长的尾巴、粗壮的后腿就是不一样,大家都认得它。它的体型大如巴士,长约13公尺,重达6、7公吨,可以把猎物连骨头一起咬碎,它的咬合力就是这么强。

image.png

对我来说,这就是恐龙成功的缩影。我不认为有任何人可以看着霸王龙,还觉得恐龙是失败的,或是演化上的死胡同。而且现在有这么多人在研究霸王龙,我们对霸王龙的认识可能还胜过对许多现生动物的了解。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包括我在内),它就是中生代的缪思啊[笑]!

新科技真的非常有用。最好的例子可能就是电脑断层扫描,我们可以用电脑断层看恐龙头骨内的构造。这项技术揭开了隐藏在霸王龙头骨里面的脑部、感觉器官、鼻窦、血管和神经的状况。我们可以借此制作数位模型,结果显示,霸王龙的脑还挺大的!它的脑跟身体的尺寸比例,差不多相当于黑猩猩的范围,所以霸王龙是聪明的动物,比人类以为的聪明多了。

霸王龙的脑部还有很巨大的嗅球,所以它也是嗅探专家,会用鼻子找到猎物。我们也从它的内耳,也就是耳蜗,得知它的听力相当不错,能听到包括低频音在内的许多声音。它有朝前方的大眼睛,脑中也有很大的视觉处理区域。这跟我们从小被灌输的霸王龙形象非常不一样。这种动物不只四肢发达,头脑也很不简单。

你的新书从在中国发现了一种新恐龙开始。请跟我们分享那个时刻,解释一下为何你会说这是「新发现的全盛时期」。

现在正是恐龙研究史上最棒的时候。现在发现的恐龙比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多:大约是每年50个新种,真的很了不起。这差不多相当于每个星期都发现一个新种。不是找到一根新骨头或新骨架,而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去这几十年来世界各地有许多地方开始对外开放,像中国、蒙古,还有阿根廷。这些国家都是幅员广阔,有很多沙漠和高山,多得是挤满恐龙骨头的岩石。对西方科学家来说,几十年前这样的地方有很多都是非常难进入、非常难去做研究的。问题更大的是,这些国家自己培养不出多少古生物学家,而现在中国、阿根廷和其他地方,已经有很大一群年轻人在研究恐龙,他们也有了许多新发现。

中国是热点,新发现的新种恐龙大概有一半都是在中国找到的。其中一个物种是嘉年华龙。你看看这个小家伙,简直口口声声都在说「鸟」。它有修长、轻盈的骨架,全身覆满羽毛,连翅膀上都有。但它不是鸟,它是一种盗龙(raptor dinosaur)。有些恐龙让我们理解到,最初演化出羽毛和翅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飞行,嘉年华龙就是这样。恐龙演化出羽毛可能是为了保暖,而翅膀的演化目的,则可能是用于展示,像广告招牌那样。只是到了后来,这种构造又演化出像机翼的功能。

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苏格兰跟恐龙联想在一起,但你最近在那里有了振奋人心的发现,对不对?请帮我们介绍这个地方,解释一下这些巨大的足迹到底透露了侏㑩纪中期的什么秘密。

讲到恐龙,通常你想到的会是蒙古或美国西部的恶地之类的地方,所以当我在约五年前搬到苏格兰来的时候,我也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个只怕很难找到恐龙的地方。但我确实知道,有些人正开始在苏格兰某个地方找到一些颇撩人的线索:小块的恐龙骨头啦、牙齿啦,还有脚印。

那就是斯开岛(Isle of Skye),一个壮丽、迷人的岛屿,位于苏格兰西部海岸,风景有着浓浓的托尔金风格。现在的斯开岛寒冷又多雨,但在1亿7000万年前,那里是非常不一样的。不但温暖多了,也更接近赤道,比较像今天的佛罗里达州或西班牙,而且到处都是恐龙!它们的骨头就保存在岛上的河流、三角洲和泻湖里。

几年以前我们在一个古代泻湖里发现了一处很大的恐龙足迹遗址,有几百个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就是那种巨大的长脖子恐龙。这已经足以说服国家地理学会赞助我们前往探勘。当我们重返斯开岛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很有意思的新足迹遗址。我们最新公布的那个地点,有宽达70公分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这根本是汽车轮胎的大小了啊![笑]

那里也有一些肉食性恐龙涉过浅水后留下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恐龙在走动时留下的左-右、左-右的之字形模式。不过感觉起来它们应该也不是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笑]不过就是在这个古代泻湖闲晃而已。我们从这些足迹看到的,就是一群恐龙在1亿7000万年前的一天。

恐龙是因小行星撞击而灭绝,这个理论现在已经广为大众所接受,但本来并不是这样的。请带我们走进华特.阿瓦雷兹(Walter Alvarez)进行的优秀侦探工作,看他如何证明这个灾难性事件。

华特.阿瓦雷兹是我的偶像之一。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构思出了小行星造成所有恐龙灭绝的概念。早在1800年代早期,从科学家研究第一只恐龙开始,最大的问题就一直都是「为什么这种动物现在一只都不剩?它们到底怎么了?」大众想出各式各样的理论,从颇为合理的气候变迁导致恐龙慢慢消失,到夸张离谱如哺乳类吃掉了恐龙蛋,或某种超级病毒让恐龙死光光都有。华特是第一个建构出健全理论的人,他想到可能是小行星害死了所有的恐龙。

他在意大利攻读古地磁学(paleomagnetism)的时候有了这个想法。当时他在寻找磁性矿物,想借此辨识出陆地在时间长河中是如何移动的。这些岩石就这么巧地沉积在 末期(也就是恐龙最后出现的时候)以及古第三纪(Paleogene),而古第三纪正是哺乳类开始茁壮的时候。就在白垩纪与古第三纪的岩层之间,有这么薄薄一层、约1公分厚的黏土:这就是生与死之间的那条线。这就像飞行纪录器突然静止。华特意识到,这就是灭绝发生的时刻。

在80年代末期,刚好有一位石油公司的地质学家在墨西哥的犹卡坦半岛发现了一个陨石坑,此事就这么盖棺论定了,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宽超过160公里的陨石坑,年代刚好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末期,而这正是恐龙死光光的时候;那层薄薄的黏土也沉积在全球各地。

这个陨石坑会是由直径约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或彗星造成,以比喷射客机还快的速度,挟着超过10亿颗 的威力击中地球。这颗小行星立刻造成一片混乱:海啸、野火、地震和火山爆发。可能仅在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内,大部分的恐龙就都死掉了。

你在书里提到的女性不多,其中一位是古生物学家邹晶梅(Jingmai O’connor),请跟我们聊聊这位勇敢无畏的年轻女性。还有,为什么找恐龙到现在还是男生俱乐部,我们又可以做什么来改变这个状况?

她其实并不是少数的几位女性。以前,寻找恐龙的确是老男人专属,尤其是在1800年代古生物学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但过去几十年来,这个状况开始出现了变化。比方说,我在爱丁堡的实验室就是阴盛阳衰。我的八个博士生里有七个是女生。

邹晶梅就是这个新世代的典型,无论是她的多元面貌或职业道路上都是。她在加州长大,是爱尔兰裔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混血儿。她在加州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就搬到了中国。她现在住在北京,说的是中文。我会说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鸟类研究领域中,她是世界级专家。

一般人会觉得科学家就是长着大胡子、穿着实验衣的白人男性,晶梅很年轻、又是女生,身上到处都是刺青、穿了很多洞,有空的时候她就当当DJ,真的是个会让人有各种联想的人。你见到她的时候,可能根本想不到她竟然会是鸟类起源的世界级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郭女王生平简介她真的是被养子曹睿害死的吗?

郭女王生平简介她真的是被养子曹睿害死的吗?

智多星吴用狡诈见风使舵,为什么对宋江忠心耿耿?

智多星吴用狡诈见风使舵,为什么对宋江忠心耿耿?

陈霸先和陈叔宝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陈霸先他是好皇帝吗

陈霸先和陈叔宝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陈霸先他是好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