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史书中没有《清史》?清朝的历史是怎么来的?
371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史书中没有《清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目前研究中国历史,公认的参考书就是二十四史,它包括《 》、《汉书》、《 》……《 》、《 》等二十四部史书。这些史书属于正史,其余出处的历史记载,往往会被认定为野史,不被主流学者采纳。
时间跨度从约公元前2550年写起,一直到公元1644年结束,采用 的纪传体《史记》写法,从传说中的 写起,一直写到 十七年结束。
既然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那么我们现在的历史书中,关于清朝的历史记载又是从哪来的呢?
这就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来自于《清实录》,也就是《大清历朝实录》。是由历朝的史官,记载 举止言行、奏折、上谕、各地经济、军事、政治等等内容的一系列记录。还有一些地方志,包括省级、县级、甚至于某寺庙,比如 志等组成。再有就是一些文人写的书籍了, 文人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修《艺文志》时,光书名就列了几十万字。
当然还有很多国外记录清朝的历史,毕竟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尤其晚清,不管是战争还是贸易,都会有部分史料记录到外国人的书籍中。
自古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都是新朝给旧朝修,耗时良久,比如《明史》,从 帝开始,一直修到 年间才结束,足见工作量之大。
目前大家采用的清史是《 》,之所以用了“稿”这个字,就证明它仅仅是一部稿子,是一部并没有修完的史书。由于这部书大都是清朝遗民所著,所以书中有美化清朝,反对农民起义,弘扬清朝正统的思想在里面。
且本书太过零散,编写人员混杂,内容不统一,存在大量的错误,所以,《清史稿》并没有被认定为正史,仅仅是一个稿子。
那么,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正史还没有编写完成呢?
新朝给旧朝编史,这是规矩, 当上大总统后,第三年就大手一挥,要给清朝编史,这部书就是前面提到的《清史稿》。
之所以这部史书没有纳入二十四史,从而成为第二十五史,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错误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管统一协调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史书的统一性,然而 时候编史,是各位学者在家里编的。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重复,以及零散,不统一的状况出现。且各位学者的学识水平又不统一,所有的稿件凑在一起,内容参差不齐,并不完整。
二是,由于清史稿并没有完成,且存在人为的美化清朝情况,后来的蒋同志也想修书,奈何国家不稳定,战乱不断,最终未能实现。
就这样,民国时候,编史的人拿着工资,却在说着旧朝的好,这样的史书自然无法成为正史,直到结束也没有编出正史。
那么民国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为什么清史还是没有编写出来呢?
实际上这项工作,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 动了,预计是10年时间。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快20年了,还是没有面世,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真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比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统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国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对待清史更是如此,一方面赶进度,另一方面又得保证质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复论证才能写入。毕竟史实来源太多了,筛选起来非常费时间,同时也导致编 度一直拉长。
不管怎么说,所谓慢工出细活,毕竟历朝编史,都有刻意抹黑前朝的成分在里面。 编《元史》,大都通过参考《元实录》,不到一年就编出了这部《元史》。与其这样不够严谨且详细的编出一部史书大纲,不如像现在一样,认真考证,编出一部符合事实且严谨的清史。
据说,清史就快面世了,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