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上方谷大火时降下大雨诸葛亮为什么不放箭射击
834
对 不放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演义中,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正史上为第五次),兵出祁山,占领渭水南岸,与魏军隔河对峙。这一战, ,形势对蜀汉一片大好。尤其是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被困上方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火灼烧,几乎绝望。
如果不是天不佑蜀汉,突降大雨,司马懿及其魏军就交代在上方谷了。有 迷们提出疑问,天降大雨时,为什么 不放箭?下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孔明没必要放箭,如果没有这一场大雨,司马懿父子必死无疑。上方谷地势险要,里面堆积大量干柴,只需放火箭,将其引燃,就没必要 放箭了。诸葛亮为司马懿及其魏军选定的埋葬之地上方谷,谷口仅能容纳少数人员出入。他从四周高处放火箭,司马懿父子插翅难逃。
诸葛孔明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曾借东风 。这次,他失算了,只算出司马懿能中计进入上方谷,自己的火攻之计也确实可行。然而,他没想到天不佑蜀汉,“天命在魏”,自己的绝佳之计被一场大雨给浇灭了。这一场大雨偏偏早不来,晚不来,在火烧上方谷之际突然降落。这场雨对于司马懿真的是 ,而对于诸葛亮无异于晴天霹雳。诸葛亮看到这一场大雨,知道司马懿即将脱困,自己大势已去,再放箭射杀魏军意义不大。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 ,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其二,孔明没有准备大量弓箭。诸葛亮连年北伐,几乎耗干了蜀汉的国力,尤其是军事物资,异常匮乏。而蜀汉制造业远不如曹魏发达,像箭矢等消耗品用一支,少一支,补充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如果诸葛亮将仅剩的箭矢消耗完,他只能当魏军的活靶子,拿什么和魏军交战。因此,魏军可以毫无顾忌地放箭,而诸葛亮却不能。这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
如 ,诸葛亮 ,一个晚上借来十万支箭。这时,曹军的箭矢就像不要钱似的,无限供应,只求消灭敌人。这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蜀汉的制造业非常薄弱,如果无所顾忌地使用箭矢,几天就耗没了。蜀汉由于缺乏大量箭矢,箭矢是不会被浪费的,得省着用。此次上方谷火烧司马懿,本来已经 ,由于行军仓促,诸葛亮准备大量箭矢以备不时之需的可能性不大。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却说孔明回船谓 曰:“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却不甚便?”
其三,即使诸葛亮准备了大量箭矢,也消灭不了司马懿及其魏军。此时的上方谷,天上 ,地上烟雾弥漫,极大地干扰了弓箭手的视线。再好的弓箭手,也无法在此环境中射中目标。魏军大都有战甲,护住要害位置,再加上距离遥远,蜀汉的弓箭杀伤力有限。即使诸葛亮准备好大量箭矢,万箭齐发,能消灭多少魏军?或许能消灭一部分,这和诸葛亮的全歼魏军初衷背道而驰。
此时,天降大雨,挽救司马懿于危难之间,司马懿及其魏军犹如重获新生,自然趁此机会奋勇杀出,外面还有张虎、乐琳领军接应。而围困上方谷的蜀汉军队只有 等少数军队,拦不住司马懿大军。你想,面临必死之局,突然有转机,能活命,魏军人人奋勇,蜀汉军队拦不住很正常。
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琳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
总结:诸葛亮精心策划的上方谷之战,本来十拿九稳,却没料到突降大雨,将自己为魏军准备的大火给浇灭,同时浇灭了自己的一腔复兴汉室之心。当时,他看到大雨,心慌意乱,已经失去方寸,因此没有下达放箭命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