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秦国都是外强中干秦国当时的实力有多弱
1561
你真的了解秦国实力弱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秦国虽然起步比中原各诸侯国晚将近两百年,但依然 跻身春秋四强,到战国末期更是无人能敌,横扫六国天下一统。但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段里,可以说秦国把“外强中干“体现的淋漓尽致。
春秋中期形成的四大强国分别是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齐、秦、楚、晋,从军事实力层面上讲它们都差不多,但毕竟 是连周王都认可的诸侯第一任霸主,而 则是整个春秋称霸时间最长的大国。于是相对稍微弱一点的秦和楚联合了起来:“你们不是觉得我们是蛮夷么?不是看不上我们么?那就打你丫的!”。两国联合的目的就是要从晋国手里夺过霸主之位,此时的晋国恰好由于晋惠公之后历 君无能,大权旁落到 手里,而士大夫之间的内斗也愈演愈烈,使得晋国国力大为衰落,但哪怕就是这样秦楚联军还是败了。
楚国缓了几年之后,待晋国进一步衰微,单独出兵去找晋国报仇,终于赢回一局。秦国当时没敢跟着去,但一看楚国赢了觉得机会来了,想从失败的晋国“腰”上捅一刀,于是派兵偷袭晋国中西部。结果既在闹内讧、又刚被楚国打败,国力顷颓的晋国还是赢了秦,可见当时的秦国弱到什么程度,这个 的”成“字如果现在出现依然为时尚早。
晋、楚两国是延绵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死对头,你争我夺各有胜负,总体来说晋国胜多败少。后来逼的楚国退出了中原争霸赛,老老实实缩回南方休养生息。之 国的内乱开始慢慢变得缓和,掌权的各大家族开始轮流执政,本来有雄厚的底子,团结起来之后自然国力更加强盛。这一切的变化都被秦国看在眼里,真刀真枪打不过人家,背后偷袭还是打不过,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秦国,又不幸的看到晋国再一次强大,于是赶紧舔着脸向晋国求和,这也就是所谓 的由来。
总之秦国就是这样,跌跌撞撞、 的勉强度过了漫长的春秋时期。
如此这般还能存活下来,一方面得利于自己身处边缘,不在漩涡中心,另一方面在于春秋的时代特性,诸侯国对周王还有那么一丝丝尊重。
接下来 为战国舞台拉开了大幕,在晋国轮流执政的赵、魏、韩三家联合起来击败了智家,之后三家把晋给分了。分完之后当时最强的是 ,面积不大但国力极强,刚分家单独出来过日子就 、四处惹事儿。战国的特性与春秋比起来就是地盘谁抢了谁要,才不管当初周王是怎么封的。魏国作为当初晋国的三分之一,依然打得秦国满地找牙,秦只有两块好地方,最好的是河西,其次是关中,战国一开篇魏国就吞并了秦的河西地带,接下来魏国任用 大将军率领5万精兵直插关中,秦国纠集50万大军还是被吴起吊打,好不容易勉强从春秋走出来的秦国,眼看马上又要亡国了,而且这次春秋的特性早已被各国抹去,可能是秦国注定有大事在后面等着它,又得益于战国的形式而幸存了下来。
那么战国什么形式呢?一句话就是各国之间的互相牵制。如果说春秋的总目标是大国想让更多的小国每年给自己纳贡的话,当这个蛋糕全部吃干抹净之后,大国们的目标就改成了消灭其他国家。于是就出现了当一个国家太强、太横时,其他国家就会看不下去,要么背后捅一刀子、要么拖一下后腿。就在秦国要灭亡的时候,最北边的 看不下去了,派兵南下攻打魏国,吴起撤军使秦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秦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力大起大落的诸侯国,当它弱时谁都打不过,当它强时谁都打不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