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云本是公孙瓒属下,为什么后来成了蜀国大将?
2379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 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赵云精才艳艳, 为何会将其让给 呢?在《 演义》中自然就是刘备刘皇叔那无解的人格魅力使然。而在历史上,这事儿和公孙瓒没大关系,赵云是先辞职回的家,后面才与刘备重逢。属于下岗再就业,这和从公孙瓒这里跳槽是两码事。
而且这里有个前提,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三国时代,武将的归属其实更多是他的直系领导,而不伤上面的主公。赵云跟随刘备这事儿,不管公孙瓒愿意不愿意他都没办法。
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公孙瓒与 相争,派手下别部司马刘备协助田楷攻打青州,而刘备当时手底下没啥兵将,公孙瓒就让赵云所部 去帮助刘备,听其调遣。
《 ·赵云传》:(赵云)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这样一来刘备便成了赵云的领导,说起来算是公孙瓒借刘备的。众所周知,刘备借东西,那从来是有借无还当然,从名义上讲,赵云还是归公孙瓒的。但是,没多久赵云便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辞了职,离开了。这就等于下岗了嘛。其再见刘备已经是在邺城了,这期间刘备经历了太多。
当年去了青州后,紧接着没多久便是率军救援徐州陶谦。而陶谦很喜欢刘备,表其为豫州刺史,这就是为什么刘备也叫刘豫州。到这里,刘备其实就算是和田楷 了,再往后他又入主了徐州,真正成为了一方军阀。再往后刘备经历 、 ,最后投奔袁绍。
《云别传》: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
这时候赵云来到刘备麾下,完全就没有什么不妥了,且不说公孙瓒已经凉凉了,就是没有凉,那也跟他没关系,因为赵云这属于下岗再就业嘛。
当然,如果站在公孙瓒的角度,其实走一个赵云对他来说无所谓。公孙瓒作为幽州大佬,是最早那一批军阀,鼎盛时期拥兵十数万,根本就不差人。而且公孙瓒这个人眼光是真的不行,对于赵云他根本就不是太器重。
因为赵云是冀州人,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前夕,冀州还有一个总老大叫“韩馥”。不过当时冀州的这些能人志士们,都不喜欢去投靠韩馥,也不愿意投靠在“穷兵黩武”的公孙瓒麾下。他们大多都冲着袁绍四世三公的威名,甘愿去为袁家效力。
但是,有一个人 ,他带领着本郡的义从吏兵,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投靠在公孙瓒的麾下。这个人就是赵云。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赵云相投公孙瓒的场景,“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而公孙瓒的答复却是,“闻贵州人皆原 ,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显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赵云确实有才能让同乡义士推举为领头之人,而在公孙瓒的认知里,赵云成了迷途之反的人,迷途知返可以理解为投降。投靠与投降一字之差,意思却差之千里,这也是赵云认为公孙瓒不是明主的原因之一。
所以赵云在跟随刘备之前并没有任何的名气,其侧面也反应了他在公孙瓒手下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不然的话,当年赵云请辞回家,公孙瓒也不会那么爽快的答应。至少也得再签一份而合同,日后回来继续干嘛。
当然,不重视赵云这只是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很不错。
他当初之所以愿意给刘备兵马,也没催他还,一个是因为刘备是替自己做事儿,另一个就是双方很有交情。
根据相关记载,两人原先同为卢植的弟子,公孙瓒年长,刘备以兄长侍之,算得上有同门之情。所以在乱世之中,二人都希望能互相照应,公孙瓒也是很看重这个小师弟,在刘备最落魄无助的时候,也只有公孙瓒愿意对他以礼相待,并且在后期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这正体现了公孙瓒对这位同门师弟的厚爱之情。
有这层关系作为基础,只要不伤害到公孙瓒的核心利益,他都是会出手帮扶刘备的。所以,即使是刘借了赵云不还,只要双方没有利益冲突,公孙瓒估计也不会说啥。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赵云自己。
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之中自然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想在乱世之中成就霸业者,也有想在乱世 者,自然也会有匡扶汉室江山的义士。而赵云跟其同乡就是想在乱世之中,匡扶汉室,保家 。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赵云本人非常忠勇,是一匹良驹,但公孙瓒并不是他的伯乐。当初因为公孙瓒的名气来投靠,他一直都想为自己找到一位“仁君”,公孙瓒虽然有实力格局一方,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考虑如何打仗,对于地盘的治理则非常“不堪”,这种现象距离赵云心中的“仁义”标准相差太远,所以二人本就凑不成一对。
在刘备到来之前,赵云就已经打算离开公孙阵营,去别的地方寻找一位真正的仁君,以此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等到刘备到来之后,二人可谓是“一见钟情”,一方喜欢忠勇的虎将,一方钟爱仁义的主公(虽然是假的仁义,但赵云就是看对眼了),双方接触以后就进行了很长一些日子的交流,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赵云确定了自己日后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