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多尔衮去世之后,八旗骑兵的战斗力为何直线下降?
4170
今天小编就来讲讲 的 战斗力究竟如何下滑的。
作为清朝早期实力最强的军事统帅,他的死亡对八旗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并不能因为说多尔衮去世了才导致八旗战斗力下降,而是历史的必然,多尔衮的去世也只是代表第二代八 的落寞,此后的八旗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如果把没入关之前的清朝当作“前清”阶段,那清朝的战斗力绝对是杠杠的,尤其是 的建立到完善,更是吊打明军。
在1619年的 中, 调集11万精锐展开对后金的围剿,当时后金能够集结的兵力不过6万人,为了防止后金在战败后溃逃,明廷主帅杨镐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以三路大军对后金进行包围式的围剿,企图将后金主力一网打尽。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 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仅仅5天时间就将明朝三路大军打崩,歼灭明军5万余人。
很多人将萨尔浒之战的败因完全归咎于杨镐带兵太菜,其实是忽略了当时后金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不是藐视后金,竟然打起了包围战,战果绝对不会这么惨。
萨尔浒之战后,明廷在辽东战场精锐尽失,丧失军事主动权,由过去的进攻态势转变为防守态势,但也架不住清军一路 ,将整个辽东都纳入囊中。
这让明廷镇守边疆的统帅得到一个共识,明军如果跟八旗打野战,那是必死无疑,在这样的作战思想指导下,从 到 ,明廷都致力于构筑城墙,防止八旗的进攻,尤其是袁崇焕在防守战中,创造性将舰载炮架到城池上,成功取得了宁远大战与宁锦大战的胜利,使得后金也意识到,想要攻城也不能靠蛮力,也要靠火器。

努尔哈赤在宁远大战后不久病逝,皇太极登基后,积极改良八旗制度,培养了包括多尔衮在内的许多优秀统帅,既然宁远城短时间内无法攻克,皇太极则指挥八旗以 优势从遵化突入关内,吓得 皇帝是心惊肉跳,最后斩了袁崇焕以泄愤。
可以说,在野外交战这一块, 队可以说是当时亚洲最强的军队,等到1640年,八旗掌握充足的火器时,开始对锦州实施进一步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派 调集明朝9边精锐共计13万大军,企图与清军进行战略决战,当时洪承畴深知无法与清军在野外开战,因此采取 的策略,无奈崇祯催促洪承畴出战,结果被再次被八旗打了个惨败。
清军以5万兵力,直接杀掉明军5.5万人,只有 部三万残军以逃窜速度较快得以较为完整的建制撤退到宁远。
有人认为吴三桂的 完全能够防守住清军的进攻,其实根本就是扯淡,以 的情况来看,在拥有强大火器的情况下,清军已经有了能够攻取大型城池的实力,为何在松锦大战后清军没有进一步发动对明廷的进攻,主要是因为皇太极在这一阶段暴毙,清廷短暂陷入统治者的权力争夺中,并且进行了松锦大战以来的整合。
等到1644年,清军调整过后,入关作战更是所向披靡,整体来说,八旗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到入关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极强的战斗力,尤其是在明廷降兵的配合下,最终彻底推翻明廷,建立清朝并在 时期完成了统一。
八旗在清廷中军事力量的下降,的确是在多尔衮死后的康熙时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进入关内后,八旗士兵开始 ,迅速腐化,营务废弛,日趋腐败,但是一直到平定 到收复台湾,抗击沙俄,收复准噶尔的过程中,八旗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只不过由于战事过大,不足二十万人的八旗难以承担国防的重任,清廷不得不依靠 ,绿营是仿照明军的体制进行组建的,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到 时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顺利将八旗战斗力下降的这个军事薄弱时期给过度过来。
可以说,八旗作为清朝的顶梁柱,从1619年努尔哈赤起兵到1688年康熙率领清兵大破准噶尔,八旗坚挺了大概70来年,此后虽然腐化,但是并不代表一点战斗力没有,只不过将只有20万多的八旗,要撒向全国,影响力自然就弱了,清朝中期之后,不得不依靠绿营。
在乾隆和 时期,虽然有整顿旗务的打算,但是终因阻力过大而没有取得成效,但是这个绿营其实也没好到哪去,绿营从清军入关开始组建,到1796年镇压白莲教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但是也坚挺了大概150多年。
当 起义的时候,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允许地方团练, 创立湘军立了大功。
以前总认为湘军实力很强,最近看了唐浩明的《曾国藩》才感觉,其实湘军也只是草创时期战斗过猛,到后期的时候已经不行了,太平天国剿灭以后,湘军在攻打 的时候,更是一败涂地。
可以说,湘军是第一代人还没死光,已经暮气沉沉,八旗和绿营好歹还坚持了好几代人。
其实,军队战斗力强弱还是跟军制有关系,明朝的 度也好,清廷的八旗和绿营也好,都是世兵制,军队世世代代都是打仗的,第一代的时候最能打,然而两三代之后战斗力就不如以前了。
当然,世兵制应该也是养兵最省钱的兵制,自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时期的 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烧钱的兵制,结果对外战争也不给力,这就让人比较苦恼了。
其实,如果能够将世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倒不失为一个计策,常规军也就要一些世兵制的,在大战的时候再募兵,不知道这种想法在古代有没有可行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