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的翰林官是个怎么样的职位?排名最后却很受欢迎!
3915
的翰林官是个怎么样的职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 、点翰林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不过 时期, 却是一个地位较低的衙门。以排列顺序而言是:内阁、部院( 、理藩院、 )、九卿(都察院、 、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通政司、 、銮仪卫),最后才是翰詹科道。显然,翰林院排在了最后。
尽管翰林院在中央机构中排名最后,但并不意味着翰林院衙门里的翰林们就会受到冷落,相反,有清一代,翰林的升迁最优,有着一般进士所无法比拟的仕途前景。如果从各个方面进行考量的话,就不难得出“翰林举足轻重”的结论。
清代殿试以后,新科进士们还要进行朝考,通过考试的便可成为 ,入翰林院学习深造。严格意义上来说,翰林并非是国家的正式官员,即无品级其俸禄也十分有限,而是属于国家的储备人才。
按制,翰林们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因为科考是三年举行一次(恩科除外),三年后散馆然后新一批翰林入院。也就说,每三年朝廷就要安排这批翰林们入职,如果在京一般都是担任检讨、编修,以及詹事府洗马、司业等职。清初时期规定,吏部、礼部的尚书、侍郎为翰林专缺,但对于人数众多的翰林官来说,无异是独木之桥。
因此,朝廷必须要为这些翰林们安排一个更好的出路。康熙三十三年(1694)谕:“朕先虑翰林拥滞,故用数人于部院衙门。所用数人学问俱优。如有翰林缺出,仍著开列升补。”
此后,翰林官任京堂成为定制。按规定,翰林官可以担任九卿、各监寺少卿、顺天府尹、内阁学士等职。除了京堂外,康熙五十七年奏准,六部侍郎缺出,翰林亦可开列,因 例由侍郎升任,所以便形成了六部堂官亦多翰林出任。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翰林院虽然不重要,但翰林院中出来的翰林们,日后都是六部尚书、侍郎的首选。
翰林也有满、汉、蒙之分,满、蒙翰林因为人少缺多,升转很快。按惯例,满、蒙翰林院编修、检讨一般在一年之内就可实授,有“编不过夏”之说。詹事府洗马、司业,升京堂则需稍候时日,但也不过数年而已。而汉缺翰林时间相对更长,如果数年得升京堂,则属殊遇。
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后,翰林官之候缺者可以不需坐补原官,即可通融补用,而其他官员则要先补原官,方可补用他职。这样在任职上便体现出翰林官捷足先登的优势。
时,翰林官是不外任的,专待入阁,出路狭窄,坐耗资俸,造成众多翰林无所事事,穷困一生。只能徒发“一生事业惟公令,半世功名只早朝”之叹。清代对翰林官出路多有变通,除任京堂、科道外,外转之制更使其出路广阔。
康熙初年,翰林官因朝廷修纂书籍事繁,少有外转,造成翰林官入多出少,以至于很多翰林官纷纷告假离馆,形成了“三分已去其二”的局面。又因翰林官出路不畅,直接影响庶吉士的情绪。于是,康熙便以编修、检讨外用知府。但因修书需要大量翰林官,这个时候对外转人数控制较严,终康熙一朝,翰林官外转任职都未曾全面实施。
即位后,大开翰林官外转之门,编修可为道府,庶吉士可为州县。此门一开,情况大变,直到清末,翰林官外转成为定例,从而造成了翰林官“列卿尹,膺疆寄者 ”的局面。
按照吏部铨选的规定,不同出身的候补官员,有着不同的仕途前景。进士、举人等出身的为正途,可以优先授官,如果在京即为各部主事和内阁中书,如果在外者拣选为知县、教职。而正途以外的官员,则数年或数十年方能得实缺。
翰林相比进士而言,其优越性更大,同样是选为知县,翰林到省后可以马上授予实职,被称为是“老虎班”;进士到省后,往往需要经过试用方能实授。两相对比,便知差异。
另外,明代就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传统,清代亦如此。清代入阁并非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升任 ,内阁中大学士居首,其下还有协办大学士,大学士一般是按照资历晋升的,开缺即补。内阁中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是内阁学士。
雍正朝以后,大学士多在军机处行走,汉内阁学士成为内阁办事的实际负责人,而此职为翰林官之专缺。内阁学士可谓前途无量,要不 升任协办大学士乃至大学士,要不就是升任各部侍郎、各省巡抚。因此内阁学士成为翰林攀登仕途高峰的一个最主要的晋升之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