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为什么会被称为忠臣?真相是什么

1411

发布:2024-10-27 10:02:38  来自 朴氏哇哈哈 觅知友会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忠臣 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左良玉是明末将领,也是一位相对复杂的将领,因为其剿匪有功,曾为明廷立下 。却也经常违抗圣令、放任士兵劫掠百姓,于是善恶忠奸难以下定论。

在左良玉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叔叔抚养他长大,他身材修长、矫健勇猛,擅于骑射,是武将的好苗子。将在谋而不在勇,左良玉最厉害之处就善于带兵,这也是作为将领的重要素质,足智多谋的左良玉很会安抚士兵,令其甘愿以死效力。

这跟 很像,陈庆之虽然武力值很低,却是个统兵高手,总能让士兵发挥最大战力,才成就了陈庆之的不世之功。

从军后的左良玉很快受到上层重视, 四年,左良玉升任副将,在松山、杏山下与满清作战,论功排名第一。随后左良玉被派去镇压农民起义,随着战争的继续,左良玉也在积聚力量,他的部队数量也越来越多,成为明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image.png

这种拥兵自重的现象在明代很少出现,源自统治者对军权的绝对控制,武将要私自调动部队很困难。明末乱世就不同了,战事频起,朝廷不得已只能增强武将的权力,况且很多时候明廷也开不出军饷,很多部队成了将领的私人武装。

当然,这些都无关痛痒,我们下面分析左良玉为何遭人诟病?

一、不听指挥

所谓军令如山,就是上级下令,部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只有这样指挥官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假若下属部队不服从上级命令,那就很危险了,有可能是兵变的前兆,也许是造反的预谋。

史料记载: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应,放兵掠妇女。”

崇祯十年,安庆传来警报,朝廷命令左良玉前去救援,左良玉不听,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要求左良玉出兵,左良玉还是不听。面对朝廷军令,左良玉置之不理,还纵兵掳掠妇女,奈何朝廷的控制力早就不复从前,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只能安抚,不能强迫。

作为国家武装,最不地道的便是劫掠百姓。明末的大地上,起义军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原因为何?

朝廷横征暴敛、自然灾害肆掠、地方官员作威作福,于是乎农民 。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被 击败,退到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二十万人的军饷,楚王不同意。为了粮饷,左良玉再次放任军兵劫掠纵火,武昌城中的火光甚至把江面都映红了。至此,军队和土匪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

image.png

史料记载:

“良玉纵兵大掠,火光照江中。”

哪怕左良玉立过再大的功勋,灭过再多的盗匪,只此劫掠百姓一点,他就配不上“忠臣”的称号。

三、延误勤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 ,面对岌岌可危的北京城,只差临门一脚。崇祯下令天下兵马勤王,当时勤王部队除了 的关宁军,还有左良玉的军队。左良玉手下号称八十万军兵,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因为他的部队 ,加之军纪不严,有一战之力的部队也超不过十万。

就算如此,左良玉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面对勤王号令,左良玉磨磨唧唧,就是不起兵。一方面他对李自成有畏惧心理,毕竟他曾经在李自成手下吃过大亏,另一方面,左良玉年事已高,并且他对部队的战斗力也没有信心。

当然其中也有左良玉的私心,那就是保存实力,在这 的年代,手里有兵心里才不慌,假若他左良玉进京勤王,被李自成击败,失去军队的左良玉,就可能成了他人案板的鱼肉。

史料记载: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为了让左良玉出兵救援,明廷也做了表态,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予他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印,如果勤王事成之后,左良玉父子可以时代守把武昌。这开出的筹码也算是很优厚,要官有官,要地有地。

image.png

到此阶段,崇祯也只能如此了,左良玉出不出兵他无法决定,这支部队的控制权早已不在崇祯手中,崇祯只能给予一定好处,希望左良玉能帮他一把。在给事中 的督促下,左良玉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

四、左良玉的可取之处

只是不论左良玉是否出兵,都为时已晚,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 都死了,将领只能自寻生路。左良玉得知 ,失声痛哭,我相信此时的左良玉是真的痛惜和后悔。

史料记载:

“良玉恸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砲断江,众乃定。”

江南拥立新帝福王,很多将领想率兵东下,左良玉拒绝了,他要在武昌作为分界线阻击敌人,并将舰船横列江中,阻止敌人南下。从此可见,左良玉仍是 的臣子,他虽然没有胆子和李自成火拼,却在明亡后驻守阵地,也彰显出英雄豪气。

左良玉无论做过什么,但他没有背叛明王朝,这一点比吴三桂强了许多,如果左良玉投靠了满清或李自成任何一方,也就不会有什么忠奸的争议了。

况且以崇祯的做派,想令武将们忠贞不二,实在很难。 一心报国,并无私心,取得两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最后的结果却是凌迟处死。 誓死抗清,却因崇祯的犹豫不决,死于满清屠刀之下,该有的荣誉一项也不给,杨嗣昌还刁难卢象升的家属,实在是让前线的将士们寒心。

image.png

崇祯的疑心病和不作为,也是左良玉不听军令的原因,难道王侯将相的命就是命,将领军兵的性命就不重要吗,这大概就是左良玉的想法。勤王不及时不是左良玉想背叛朝廷,只是他在考虑这个代价有多大,到底值不值得。

另外,在崇祯十一年,在 发生兵变,恰巧左良玉的家人都在许昌,在乱军之中全家被杀,只有儿子幸免于难。这样的结果谁能接受得了,谁能承受得了,也许左良玉会把家人的死归罪于朝廷,随即改变了很多。

当然,最终南明小朝廷也在各种内斗以及 军队(包括投降清军)的夹击之下,灭亡。而左良玉,后来起兵讨伐马士英,最终战况失利,又重病缠身,望着九江城的熊熊大火,吐血而亡。

总而言之,左良玉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私心和两面性,面对生死存亡,是尽忠报国还是苟且偷生,只有自己清楚。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投降清朝,反而是他的儿子左梦庚最终率部投降了清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于成龙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他糟蹋了一棵树

于成龙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他糟蹋了一棵树

刘备称帝手下最高的武将是谁是关羽张飞还是马超赵云

刘备称帝手下最高的武将是谁是关羽张飞还是马超赵云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113岁的抗战活化石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113岁的抗战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