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齐皇帝高洋有什么优点?李世民从他身上学会了仁慈!
3622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有什么优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自恃雄才,先后修筑4000里北齐长城,横扫 、契丹、 等势力,威震戎夏。《北齐书》评价他“负甲而北胡惊慌”,意思是说,只要高洋穿上盔甲,胡人就十分惊恐。
高洋虽然雄才大略,但他生性残暴,纵欲荒淫,大臣们一旦违背他的意思,轻则抄家流放,重则灭其九族,因此高洋被称之为“暴君”,比夏 、商纣也有过之而不及。
然而,高洋有一个特点,他杀人之前,允许罪犯辩驳,假如罪犯能够把高洋说得无言以对,高洋就赦免了罪犯之罪。
例如,有一个叫魏恺的人,当时担任青州长史,后来因为出使梁朝有功,当魏恺返回北齐后,高洋封魏恺为光州长史,魏恺听闻后,拒绝赴任,让高洋十分气愤,一怒之下要杀掉魏恺。
在封建社会,帝王享有最高的人事任命权力,他任命官员,官员只能无条件接受,哪有拒绝的道理。高洋性情残暴,魏恺如此忤逆高洋,很多人都为魏恺 。但魏恺并不害怕,他对高洋说:
“臣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 》
魏恺的意思是:我本来是青州长史,后来又立了功,您却让我担 州长史。光州比青州小得多,哪有立了功反而改任小州长史的道理?
魏恺的辩驳,让高洋哑口无言,高洋立即赦免了魏恺的“忤逆之罪”。
魏恺能从高洋手中脱险,看似幸运,实则在情理之中。到了 ,有一位叫卢祖尚的官员,唐太宗 任命他为州刺史,卢祖尚也拒绝赴任,李世民一怒之下将其斩首示众,事后,李世民却十分后悔。
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州刺史 因贪污被同僚弹劾,最终被李世民贬去官职。隋唐时期的“州”,指的是现在的越南中北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地区,是当时的南部边境,不仅幅员辽阔,土地贫瘠,而且多瘴气,关中人士多不适应那里的气候。
李寿被罢免后,李世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州刺史,内心十分焦急。宰相杜如晦向李世民推荐一人,此人就是卢祖尚。
据《 》记载,卢祖尚,字季良,河南人。他的父亲曾是 将领卢禧。卢祖尚文武双全, ,有“侠义”之名。隋朝末年,卢祖尚因抵抗 ,被迫投奔唐朝,被封为沈国公,担任瀛洲刺史。卢祖尚在瀛洲多年,为官清正,口碑很好。如果调他担任交州刺史,不仅可以很好地治理当地百姓,还能有效地防止交趾(古越南)蛮人作乱。因此,李世民觉得卢祖尚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因此下旨,召卢祖尚进京。卢祖尚入京后,得到李世民的召见。李世民当着卢祖尚的面,对他说:“交州刺史之位空缺已久,只有你能胜任,朕把交州托付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
卢祖尚被李世民委以重任,当时非常感动,跪下去接旨,并且表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
卢祖尚出宫后,李世民大松一口气,对杜如晦说:“有了卢祖尚,交州无忧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卢祖尚突然反悔了。
原来,李世民当面任命卢祖尚为交州刺史时,卢祖尚没有多想,头脑发热就答应了。回到家后,越想越不对劲。交州不仅离长安几千里,蛮人本就不好管理,再加上多有瘴气,卢祖尚担心自己有去无回。所以赶紧上奏,谎称自己突然生病,无法赴任,请求辞职。
李世民接到奏折后,气不打一处来, ,怒道:
“匹夫犹敦然诺,柰何既许朕而复悔之!”
意思是:普通人还知道 ,你作为朝廷大臣,既然答应了这个差事,岂能出尔反尔?
李世民派杜如晦前去劝说,杜如晦到了卢祖尚的家中,好说歹说,劝他不能言而无信,况且在天子面前答应的事情若是反悔,置天家威严于何地?要是惹怒了天子,治你个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卢祖尚当了半辈子的官,岂能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一想到自己去了交州,恐怕一把老骨头就埋在了那里,便铁了心不去赴任。任杜如晦舌灿莲花,卢祖尚仍坚持要辞职。
杜如晦无功而返,李世民又派卢祖尚妻子的哥哥前去劝说,并且承诺,只要卢祖尚去赴任,三年之后一定将他调回来。可惜,卢祖尚还是不答应。
李世民非常郁闷,召卢祖尚进宫,当面再问他最后一遍:“你既然答应了朕,到底去还是不去?”卢祖尚答:“臣固辞之!”李世民 ,发天子之怒,对群臣说:
“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朕发号施令,官员却不听,朕又怎么能治理国家呢?)——《资治通鉴》
李世民一怒之下,让人将卢祖尚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不一会,卢祖尚人头落地。
但是,卢祖尚死后,李世民后悔了,他觉得卢祖尚是个人才,这么轻易地杀了,十分可惜。几天后,李世民问 :“你说齐文宣帝高洋这个人如何?”
魏征说:“高洋这个皇帝,狷狂暴躁,但是他和别人争论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例如,当年魏恺抗旨不愿担任光州刺史,高洋知道原因后,并没有责怪魏恺。这就是高洋的优点。”
李世民听闻后思考良久,羞愧地说:
“然,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意思是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卢祖尚虽然失信于朕,但朕就这么杀了他,太粗暴了。朕还不如高洋呢!”于是,李世民下旨,荫封卢祖尚的子孙,弥补自己的过失。
卢祖尚身为朝廷命官,大好的前途,因出尔反尔,最终血溅午门。他没有死在交州,却死在了长安城内,十分不值。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卢祖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能怪李世民,怪自己没有想清楚就答应了这件事。但李世民在魏征的引导下,领悟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最终觉得自己杀卢祖尚过于残暴,还不如暴君高洋,从此不再轻易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