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申国难?甲申国难有什么争议?

377

甲申之变,指的是明末 攻入大明首都北京, 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的历史事件。

甲申就是中国明末甲申的这一年即1644年,是 十七年,又是清 元年,大顺永昌元年。

这年春天,在中国大地上,以 为首的大明、以福临为首的大清和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三大政权,为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image.png

清朝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关中,建国大顺,正以 之力,逼向北京。明王朝 ,两面作战,处于南北夹击之中,面临崩溃的边缘,继续倾尽全力,为挽救危局而努力。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仅过了40天,满清军队南下,并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 大顺政权,以及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从此开始了 清朝对全中国的统治。明朝的灭亡是汉族王朝体系的一次崩溃,汉族王朝此时进入了 “后帝国时代”。

image.png

许多人轻信了封建史籍对大顺军的污蔑之词,断言李自成进京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终归失败。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不少亲历甲申燕京之变的人士记载大顺军在京期间纪律严明;就以时间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 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荣,若干年之后壮志消磨,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却没有听说过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丧失战斗力的。再说,大顺军失败撤离北京后,清军入京立即将北京中、东、西三城居民全部逐出,下令剃头,不得民心,没有失败。可见,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军事上部署的失误又导致满洲贵族得以勾结汉族官绅,构成对大顺军压倒的优势。说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因骄致败,是指他们目光浅,骄傲轻敌;而决不能解释为他们骄奢淫逸。明清之际,中国向何处去,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离帝位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始终没有下手呢?

离帝位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始终没有下手呢?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镇守西北边陲二百六十多年,世代为将的府州折家将!

镇守西北边陲二百六十多年,世代为将的府州折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