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时期的立宪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实际行动毫无力度
2935
很多人都不了解 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1905年清廷准备安排 考察,7月16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派 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 廷的难局:“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兹特简载泽、 、 、 等随带人员,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由于,受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影响,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名单稍有调整,并被分为了两路: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考察政治大臣出访约半年,这期间更是考察了14个国家。
这在晚清的政坛上算是一件非常轰动的大事,它就是“立宪运动”。但这个被无数先进分子视为能够救中国的“创新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让众多开明人士非常失望。然而,这次运动的失败却是早已注定的结果,因为,这次立宪运动只不过是在口号上喊得响亮,但在实际的行动上却是毫无力度的。
所以,这样的运动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参与人员:
作为晚清时期,新政治体制的一次实验,立宪运动对于促进清政府旧体制的改变,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而在这次运动当中,有几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构成了这次立宪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说到这次运动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就不能不提到尚其亨和戴鸿慈了。尚其亨是清朝的五大臣子之一, 其家族显赫,在清朝廷当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他也是出洋考察队伍当中的成员。戴鸿慈,广东人士,他经历了四代王朝,是清朝廷当中地位极高的大臣,同时,他也是我国近代史当中的首位司法长官。他多年为官,一直都致力于新政的推行。
虽然,这两位并不是立宪运动的直接发起人和推行者,但是,因为这次运动与他们的“新政”思想 ,所以,更是得到了他们两人的认可和支持,并对这次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失败原因:
立宪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发展状态,无论是经济,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停留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体制阶段,特别是小农经济,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通病,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诟病,已经将当时中国发展的根基都给毒害了,这就如同一颗烂了根的大树,就算给它再好的肥料,也无法让其变得 。
而促使立宪运动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则在于封建思想的 。以 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们,仍然停留在封建帝制当中,养尊处优的生活已经过惯了,唯我独尊的权力更是无法放下,所以,他们是不可能允许有对皇室权威构成威胁的另外一股力量存在的。他们表面上支持立宪运动,但实际上,不过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而已,到了真的需要触动实权的时候,便都无法忍受了。
这次运动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在于,的确有一些反华力量对于这次运动进行了阻挠。因为,他们不能放弃中国这块“肥肉”,更不愿看到中国变得强大,所以,他们就想方设法破坏立宪运动的实施,多方施加压力,让这次运动备受阻挠。
最后,这次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运动的不过是少数开明分子,而他们所代表的也不过是那些皇室贵族,普通老百姓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立宪运动,参与其中更是无从谈起了。这种没有形成广泛合力和普遍认同的运动,自然也是没有发展媒介的,所以,运动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三、主要影响:
在这场发生在光绪年间的立宪运动当中,发起者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并将封建帝制改为 度,同时,建议成立国会、颁布宪法,可以说对清朝末年的政治走向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这次运动是中国封建帝制向民主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中国数千年封建帝制的一次突破性发展。正是在这次运动的推动之下,清政府开始兴办洋学堂,并且,派出留学生出国学习、深造,并积极吸取西方的各种先进技术。
此外,清政府还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派变革,比如鼓励兴办实业、破除妇女裹脚的旧风俗、废除了 制度等等。虽然,这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发展当中的重要意义却是不可磨灭的。
最后、历史评价:
虽然,立宪运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其发生在清朝末年,清廷统治本就 的时期,所以,它发生的条件并不充分。此外,对于运动的推行者们来讲,他们试图通过这次运动彻底改变大清的“国运”,统治阶级也将其视为一种新的统治手段,希望借此来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
此外,清政府之所以同意进行这次运动,主要在于他们看到了日本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竟然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而清廷的人们将这种胜利归功于日本所实行的立宪制度。同时,在甲午海战以及 侵华战争之后, 更是加速了对华的侵略速度,但是,由于 的爆发,让他们的美梦破碎。
所以,侵略者们便想到了另外一个统治大中华的办法,就是:利用扶植出一个傀儡 ,靠“以华制华”的方法为自己谋利,所以,他们更加支持清廷推行民主立宪制。而当时的清朝政府,正处于 之后的混乱当中,任何可以救命的办法,清廷统治者都乐于尝试。
再者,清朝派出的那些个留学生们也都支持立宪运动,他们认为这是可以巩固统治,保住皇权的好办法。但也有人认为,这次立宪运动不过一个骗局,不过是那五位留洋回来的大臣为了复命交差,而故意挑好听的汇报罢了。而那些称赞立宪制度的奏折,也是 超代写的,所以,这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虽然,清政府并不是真心进行改革,不过是装点门面,以求维持残局。但新政中编练的新军,许多在资产阶级革命党的宣传下最终变成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力量,兴办学堂和选派留学生中更是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更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及成功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晚清“立宪运动”》、《从甲午到辛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