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780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去世于公元1086奶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同时也是有名的史学家,写下了能与《史书》并立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北宋一朝的政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宋仁宗一朝进士及第,此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名四朝,为四朝重臣。去世之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师、温国公,同时上谥号“文正”。
光看“文正”这个时候,就可以知道司马光在政治上的地位了。“文正”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中国古代文官中,最高和最有荣誉的的谥号。历朝历代,能以“文正”作谥号的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对都是赫赫有名的。比如说范仲淹,再比如说李鸿章。
司马光是一位非常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否则也不会编撰出《资治通鉴》这么一出史家巨著。也不会流传下他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小小年纪,在小伙伴掉进缸里之后,能够沉稳的思考办法。而不是向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被吓的惊惶无措,只知道哭叫着向大人求救。他沉着冷静,急中生智,还真就让他想出了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有效办法。
这个故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司马光沉稳不慌乱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智力超群。
司马光少年之时,跟随他的父亲一起入川为官。当时进入四川,自然不像今日那么方便。当时入川,可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两父子并一些随从,带着行李行走在四川狭窄危险的栈道上的时候,不幸在栈道上遇见了一条巨蟒。
在大家都惊惶无措的时候,还是司马光抽出佩剑,挺身而出,一剑刺中蟒蛇的尾巴。因为剧烈的疼痛,蟒蛇最终翻滚着掉下栈道。蟒蛇落下悬崖之后,一行人这才得救。
司马光可以算的上是古时候典型的君子,就算在政治上与王安石站在对立面,也从来没想过用阴险的办法对付王安石。
抛开政治立场,司马光和王安石还是互相欣赏的。面对国家的政治走向,司马光坚持不变,王安石坚持变法。最终这场战争以王安石的胜利告终,司马光最后选择了避居洛阳。
司马光避居洛阳之后,专心修撰《资治通鉴》,而不是寻找机会伺机而动,对王安石进行报复。当时有人曾经劝说司马光,让他出面弹劾王安石。但是司马光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说王安石并没有触动法律,也没有以权谋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对立,仅仅是站在政治立场上的。除去公,两人并无私仇,相反对对方还十分欣赏。而司马光在政治立场上,一直坚持光明的态度,君子作风。在王安石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退让,而不是寻机报复,可以说是正大光明。
无论从政治、文学、史学亦或是从个人私德方面,司马光都没有太多值得后世人批判的地方。所以历史上对司马光的评价,一直都非常的高。
韩琦曾经盛赞司马光,说他“大忠大义,充塞天地,横绝古”。
苏轼赞扬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
理学大家朱熹评价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