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没有玻璃,窗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3419
古代窗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当下,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显而易见了,其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房间的窗户上装玻璃不仅可以抵挡 ,还可以让暖阳穿透窗子温暖我们的房间。除此以外,装上玻璃的屋子隔音效果会被大大加强,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个人的隐私权。但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中国人向来是不使用玻璃的,古装剧中我们所看到的窗子上都是糊了一层简单的窗户纸,那些 的人总是用自己的指头在窗户纸上戳一个小洞从而探听屋内人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古人是怎么样防止自己的秘密被偷听的呢?他们都使用了哪些办法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玻璃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奢侈品,在当时虽然有生产玻璃这种东西,但是产量都非常小。而且在当时许多人还没有把其作为窗子的意识,最早的玻璃只是为了给画师用来画画用的。到了 晚期的时候,玻璃制作技术通过广州十三行传到了中国大陆,从此以后玻璃的产量也就越来越大了,故而玻璃开始被用来作为窗户纸使用。在 时期,紫禁城里面的窗户纸几乎都换成了玻璃。比雍正更早的 富贵人家所使用的是明瓦。制作明瓦的材料是蚌壳, 人们把羊角和蚌壳熬制成液体状,然后把其压成薄片用于生产明瓦,这样的明瓦透光性相对来说会比窗户纸好很多,只不过价格当然是非常昂贵的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除了明瓦以外还有一种用品也得到了不少豪门贵族的喜欢,这种东西就是琉璃瓦。琉璃瓦的出产则是跟矿石有关。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冶矿就是一项非常发达的产业,当时从事于矿业生产的工人是被政府所单独列为一个户籍的匠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大多比较高。这些工人平日里不用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矿石来生产琉璃瓦以供给官僚阶层的人所使用。
既然明瓦只能用于贵族,那么普通的小民百姓用不起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此不给房间开窗户了吗?当然不行。人们都知道只有开窗户才能够使得整个房间的空气流通起来,这样可以起到减少传染病的效果。那么小民百 使用什么东西作为窗子的遮蔽物呢?第一当然是窗户纸了。所谓的窗户纸绝对不是那种薄薄的纸片,其一般都是用藤纸,这样的纸相对来说韧性比较好一些,古人往往还会给藤纸刷上一层桐油,这样刮风下雨就不用怕窗户纸烂的快了。除了藤纸以外,有人也会把普通的纸叠加许多层,使得纸的厚度有所增加。这样的纸使用和藤纸基本上是一种效果。
除了使用藤纸以外,人们还会用绢布作为窗户纸来使用。绢布耐磨损,它能够最大限度抵挡狂风暴雨的侵袭,而且价格也相对比较亲民,所以对人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不过毕竟这也是一种布,所以其透光性是比较差的,挂上它室内总是黑黑的什么什么也看不清楚。
上述我们所说的材料是一般百姓所使用的材料,那些贫民压根是没有钱使用这些的,所以他们用的大多是芦苇这样的东西。百姓们待芦苇长成以后把其编织好然后挂在窗户上,白天的时候就把其揭开让光透进来,到了晚上就把其放下来避寒。有的家庭觉得使用芦苇比较麻烦,所以他们也会用兽皮作为窗户纸。不过不管古人使用何种材料,它们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隔音,房间里面说话做事都能够让屋外的人听得看得 。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避免呢?古代社会几乎都是民风淳朴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说很多人是没有任何防备的。
但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古人有很多办法去对症下药,不过这只是针对于那些富贵人家来说的。其一就是雇佣家丁了。在古代社会,大家族一般都会雇佣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家丁,家丁平日里除了打扫庭院还要履行其安保职能,他们往往会带一条狗在院落之中巡逻,防止有人进入院中行偷听之事。在古代如果一个偷听者被家丁捉住是不需要扭送官府的,即使是私人也可以对其加以惩处。所以但凡有家丁存在偷听者也会掂量着不敢进入。
其二,在中国古代富豪人家的住宅也是极其复杂,古代人所居住的房屋极其复杂,院落三出三进不说,东西两边还有很多厢房,即便是那些偷听者能够进入 以内他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偷窥偷听。第三个方法就是做宣传。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所宣扬的都是一种儒家学说。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把这种观点在民间广而告之,从而对民众进行一种道义上的约束。当然,这种约束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比较可取的,对于那些屡教不听者是无用的,故而历朝历代对于那些偷窥偷听者都会施加非常严酷的刑法,这样会让那些偷听者望而却步,不敢逾越法律的红线。故而在古代虽然不怎么使用玻璃,但是那些偷窥者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得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