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东兴之战魏国二十万兵马被丁奉打败!丁奉从此名扬三国!
4289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的成名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 》第一百零八回,发生在东兴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 、 、 和丁奉。故事梗概如下:
得知孙权病逝,司马师决定出兵讨伐东吴。不过,这一决定遭到尚书傅嘏的劝阻。傅嘏认为,东吴有长江之险,之前多次发动的征讨均无功而返,不应该再次仓促发动战事。不过,司马昭却认为此战必可 。最终,司马师决定以司马昭为大都督,征南大将军 、征东将军胡遵、镇南都督 各率兵十万,向南郡、东兴和武昌发动进攻。
司马昭率部抵达前线后,召集王昶、胡遵、毌丘俭进行战前部署。司马昭认为,能否拿下东吴重镇东兴是此战能否胜利的关键。于是,他派胡遵为先锋,率部直取东兴大堤,拿下东兴大堤后,王昶、毌丘俭再出兵进攻大堤两侧的左右二城。
得知曹军前来,东吴太傅诸葛恪意识到东兴将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他命平北将军丁奉率三千水军前往东兴,吕据、唐咨、留赞分别率领一万马步军分三路前去接应。丁奉得令后,立即率部乘坐三十只小船向东兴而来。就在丁奉赶往东兴之时,胡遵已占据东兴大堤,并命桓嘉、韩综向左、右二城发动进攻。两城守将全端、留略死守城池,顽强抵御,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此时,天降大雪。胡遵与众将领在营寨中设席高会,突然听说江面出现了数十艘小船。胡遵亲自查看,发现每艘船上仅有百人,敌军不过三千余众,认为这点兵力不足为惧,便返回营寨继续喝酒作乐。没想到丁奉这三千兵马视死如归,向曹军大营发动猛攻。胡遵猝不及防,部将桓嘉被杀,将士伤亡惨重,胡遵不得不率领撤退。得知胡遵兵败,司马昭只得全线撤退。至此,东兴之战以东吴的胜利而告终。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东兴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是孙权病逝后魏吴两国之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过,曹魏方面出动的兵力并非如小说所言有三十万人,而是十五万。东吴则以太傅诸葛恪为前线统帅,率领七万兵力迎战。
按照曹魏的战前部署,毌丘俭的中路军进攻方向是武昌,王昶的进攻方向是南郡,司马昭主攻东兴。而东吴在武昌和南郡一带建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因此东兴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战斗打响后,诸葛恪立即率领四万大军驰援东兴,其先头部队正是小说中提到的丁奉。不过,此时丁奉的职务并不是平北将军,而是冠军将军。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东兴之战的进程也与小说的描述大体一致。司马昭部将、征东将军胡遵进攻受阻,丁奉的三千兵马赶到了东兴地区,抢占徐塘,并向胡遵发动进攻。胡遵见丁奉兵少,麻痹大意,竟然被这区区三千兵马杀得大败。
在随后的战斗中,吴军乘胜追击,斩杀了曹魏前部督韩琮和桓嘉,歼灭敌军数万人。一场原本胜负难料的大规模战役变成了丁奉这员老将的独角戏。随着司马昭在东兴的惨败,毌丘俭和王昶这两路大军不得不放弃进攻,撤离战场。
说起东兴之战的首功之臣丁奉,是三国时期典型的大器晚成的将领。他早年加入东吴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在军中的地位一直不高,名声不显。直到东兴之战的胜利,才令丁奉一战成名,此后成为东吴中后期的 。对于司马昭而言,此战堪称是一次巨大的耻辱。战后,司马昭不得不承担战败的责任,连爵位都被司马师削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