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晋武帝为什么会成为酒肉皇帝?原因是什么
4419
为何灭吴的 最后成了酒色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279年,经过长达10余年准备后,西晋向东吴发起全面进攻。由于晋军准备充分,战略正确,加上东吴统治者 已 ,前后仅用4个多月,晋武帝 就获得了灭吴战争的胜利。
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中国统一,晋武帝将这一年年号定为太康元年。统一 的晋武帝 地展开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宏伟改革,想要让他的帝国长治久安,千秋万代。
摸清国家的基本情况是一切改革的前提条件。司马炎首先下令官吏清查全国人口,《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 八百六十三。”统一之后, 人口达1616万余人,比三国总人口多了一倍,这主要是因为战乱结束后大量流民返乡,被地方官府重新纳入户籍。
清查户籍后,晋武帝开始实施他的土地改革计划:他规定普通百姓每个男丁可占田70亩,女丁占田30亩。
《晋书•食货志》记载,税收上,西晋将人口细分为正丁(16~60岁)和次丁(13~15岁,61~65岁)。土地税方面,正丁男子按最多50亩土地缴税,次丁男子按25亩土地缴税。正丁女子按20亩缴税,次丁女子免税。户调税(以户为单位的赋税)方面,西晋规定正丁课税,次丁优惠,其余皆免税。“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另外,边郡还有优惠,一般为三分之二,远的地方甚至能打对折。
以上税收政策针对的都是汉人,西晋政府还对少数民族收税。因为夷人生产力低,生活水平比汉人普遍要差,所以税率会低一些。
另外,司马炎为恢复人口,下令十七岁的女孩一定要出嫁,否则由官府代找婆家。招揽到中原的蜀人由国家供给口粮两年,免除徭役二十年。灭吴后又规定 将吏北来者免徭役十年,百工和百姓免徭役二十年。
可以说,晋武帝司马炎的改革计划令人敬畏,若是能真的顺利推行,那晋朝将成为一个数百年的强大王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司马炎宏伟的改革计划没几年便以失败告终。
司马炎的西晋是通过 得来的,因此他对世家门阀做出了大量的妥协与让步,他看似完美的改革中其实有着大量后门。比如前面提到的土地和税收政策仅仅针对百姓,王公大臣却无需遵守。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沿袭并完善了 时代的“ ”,将官员按职位和考核分为九品。这些官员都拥有经济特权,第一品官员能占地50顷,也就是5000亩。以后每品官员递减5顷,最末第九品的官员也能占有土地10顷,也就是1000亩。这些官员都占据普通人数十倍的土地,还是免税的。这还没有完,他们亲属的土地也是免税的,最少3代,最多九族。除了亲属免税外,官员按照品级还有数量不等的免税名额,他们能将这些名额分给自己的佣人和农户。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西晋政府还是能收到足够多赋税的,毕竟庞大的人口基数在那里。但是事实上,西晋只能对曹魏故地的土地进行分配,这里是晋朝的基本盘,政府统治较为有力,而且这个区域因为自汉末以来经历的战乱最多,无主的耕地也最多。
但是在蜀汉和东吴故地,因为继承了 的土地权属关系,每一片土地都是有主的,如果晋朝强行将土地重新分配,一定会引起蜀汉世家和江东世家强力反弹,统一的西晋将新分裂,迎来战火。在这个人心求定的时候,司马炎承担不起重燃战火的后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西晋在江东和巴蜀等地的土改都不了了之。
到了最后,因为西晋政府权威不足,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口再次消失在了官僚世家的庇护之下。
眼看自己发起的改革失败,想有一番作为的晋武帝司马炎郁闷异常。他决定通过大肆分封司 的诸侯王,加强家族势力,以此威慑各地世族,提升政府权威。然而讽刺的是,这些诸侯王们不仅没有对西晋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反而导致了 ,敲墙了 的丧钟。八王之乱造成的社会解体让各地的少数民族看到了机会,中国卷入了” “的巨大浩劫中。
司马炎大肆分封诸侯王,进而引发后面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晋朝得国源自于禅让。
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来说,禅让得来的政权都很短命。比如 的新朝国祚仅16年,是接受自 的禅让;曹 祚仅46年,接受自 禅;西 祚仅51年,继承自曹魏的禅让。
这是因为虽然禅让使得政权交接平稳,社会收到的破坏较少,但这也意味着新政权将旧政权的慢性疾病都继承了过来并继续恶化。而且禅让本身就是上层社会的一场巨大的利益交换,皇帝会收到无数掣肘,想要从根本上进行任何基础改革都会收到的难以想象的阻力。表面看是西晋是一个新兴政权,实则内部早已暮气沉沉,盘根错节。反倒是在血与火之中诞生的政权能轻装上阵,拥有更长的寿命。
哪怕是司马炎这样有心改革的人,最终也发现自己的努力不过是徒劳一场。也许后面司马炎沉迷美色,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酒色皇帝,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