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揭秘:历史上周亚夫之死是因为一双筷子?
485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 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对于周亚夫之死的根源,历来有很多说法,比如反对废掉 ,比如反对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反对封归顺的匈奴5人为侯。处处跟 对着干,然后就被冷落,然后就……
1、解读细柳阅兵
周亚夫的闪亮登场,是那场知名的细柳阅兵。 六年匈奴来犯,周亚夫率军驻守细柳。汉文帝亲自去劳军,在驻守霸上、棘门的汉营里均可 ,将军和士兵下马迎送。来到细柳军营,汉文帝看到“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副大战在即的样子。
请注意下面情节:皇帝先驱车辆被拦下,先驱说:''天子马上到了。''军门都尉答:''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下令: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诏令。皇帝命令在军营里不好使,这样的回答有没有被吓倒?
汉文帝到后也不准入营,使者只好手持符节去见周亚夫,说明皇帝要劳军。周亚夫才同意打开营门。守门士兵又要求——将军有令:车马在营中不准奔驰。汉文帝的车驾只好“按辔徐行”。这一幕功课做得很足,来到我这一亩三分地上,贵为天子也得听我的。
最后关键一刻上演了:汉文帝来到营中,周亚夫手持兵器(持兵揖)向皇帝行拱手礼,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我们穿军甲的将士,不能向皇帝行拜跪礼,请让我行军礼参见。''不知道的还以为匈奴就在身后,皇帝来了也不能瞎讲究了。
2、细柳阅兵是一把双刃剑
汉文帝初见细柳军营,将士穿军甲,持钢刀,弓弩拉满,临战姿势十分到位。答复皇帝先导车辆——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虽然有些儿狠,仍然说得过去,不是太离谱。但随后的作法,周亚夫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史上从未有第二例。
皇帝使者持节来见,又令不准车驾奔驰,算你狠!已经知道皇帝来了,却偏穿上铠甲、持兵器迎接,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不能跪拜你,只能行拱手礼,因为我是穿军甲的士兵。皇帝大老远率慰问团前来,敌情尚远,你虚张声势甚至装模作样搬出军营规矩来。
说到底——这是军权对皇权的藐视,甚至是一种挑战!周亚夫感动了汉文帝,因为那时要指望周亚夫抗击匈奴,不便追究什么,却让随后即位的 如鲠在喉。说好的 莫非王地,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土上,天子也要听命于你,你这个王臣也太牛了!
在古代,皇权就是军权,反之掌握了军权就是控制了皇权。掌握重兵、让下属唯命是从、军中 的将军,皇帝来了也不能法外开恩,何况此人还是名门之后,担负着重要的职务。因此,到了汉景帝时,皇帝无论如何也要刹一刹周亚夫的威风。
3、一双筷子背后的隐情
现在来看,反对废掉刘荣,受到 的谗言,反对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反对封归顺的匈奴5人为侯等,全是周亚夫的性格使然,我就是这个脾气,就是不愿意顺着你皇帝的意思来,这样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4个字:细柳阅兵。一切全源自于细柳阅兵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汉景帝、周亚夫和那双筷子的故事:被拿去丞相一职、冷落许久的周亚夫,接到汉景帝诏令进宫吃饭。从汉景帝的角度来讲,是探查下此人的脾性改没改,曾经的前朝和今朝的重臣,是不是可以再次 用呢?
结果吃饭时不给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向主管餐饮的人索要筷子。汉景帝笑着说:“难道这还不难让你满意?”周亚夫羞愤中勉强向汉景帝跪下谢罪,汉景帝刚说了个“起”,周亚夫马上站起来,拨脚就走了,把皇帝晾在一边。汉景帝叹口气说:“这个怏怏而退者怎能辅佐少主呢?”
一向抗上的周亚夫,太拿自己当干部了,汉景帝故意不给筷子的潜台词是:你再在的能耐,离开我,连饭也吃不上。这么一个简单的暗示,不过是想刹一刹周亚夫的威风,偏偏周亚夫不肯低头,汉景帝只好下了杀招。
一场细柳阅兵成就了周亚夫,也害了周亚夫。让他误认为只要自己出于公心,只要足够坚持已见,皇帝就能理解,就能依从他的意见。因此,当汉景帝要给封皇后的哥哥封侯、给归顺匈奴5人封侯时,他搬出 “非 不能王”的祖训。
当汉景帝不给他筷子时,他没有思考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反而受到汉景这责问时,站起身来拨腿就走,也不给皇帝一个发泄的机会……这不全是当年细柳阅兵留下的后遗症吗?你说是不是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