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肃宗李亨是如何在战乱之中登上帝位的?
4568
是 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 将领 与 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唐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
后,唐玄宗与 于马嵬驿分道,唐玄宗 向南进入巴蜀之地,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 ,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一
首先,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之所以来到灵武即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获得称帝上的支持。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不可能再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亨 才得以喘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的太子李亨,一开始麾下也没有多少兵马。在此基础上,太子李亨不仅没有称帝的保障,更没有和安禄山等叛军较量的实力。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太子李亨贸然称帝的话,不仅可能遭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讨伐,也可能成为安禄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于是,获得将士的支持,自然是太子李亨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杜鸿渐向李亨抛来了橄榄枝。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
二
其中,就朔方军留后来说,留后是 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也即此时的杜鸿渐,可以称之为代理的朔方节度使。对于朔方节度使下辖的朔方军,是唐朝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大营——“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获得了朔方军的支持,太子李亨才选择来到灵武即位。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后,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力量,让李涵赶赴平凉。李亨大喜,决定前往朔方。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一开始跑到了平凉,在没有确定朔方军的立场之前,李亨也不敢轻易深入虎穴,万一朔方军也和安禄山一样有谋反的意图,或者朔方军更加支持唐玄宗李隆基,李亨都不会来到灵武。不久之后,杜鸿渐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
三
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到达灵武。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当然,对于太子李亨自己来说,自然也希望可以早点登基称帝,以此避免出现什么变故。在唐朝历史上,太子虽然距离 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十分危险的,比如太子 、太子 等,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面对杜鸿渐与裴冕等人的劝进,李亨起初不肯,但因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在此基础上,朔方军的杜鸿渐亲自安排登基时的礼仪。不久,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杜鸿渐被授为兵部郎中,并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升任兵部侍郎。对于杜鸿渐来说,因为积极支持太子李亨称帝,自然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李亨称帝后,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并且,唐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李隆基报告这一消息。
四
最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 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精锐的朔方军,成为唐朝对抗安禄山叛军的主要力量了。因此,李亨跑到灵武即位,自然也方便指挥和掌控朔方军,以此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 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在获得郭子仪和李光弼等节度使的支持之后,唐肃宗李亨自然是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在此基础上,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过,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也即其没有等到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一天。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 母亲及妻子于唐军。不久之后,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