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锡山三忠马世奇简介马世奇是怎么死的?
296
马世奇是明朝末年官员,为人清正刚直而有文名,人虽死,留《书经直解》、《忠镜录》、《淡宁居文集》、《淡宁居诗集》、《宋元文选》、《明诗选》等著作。
马世奇是南直隶无锡人氏,字君常,号素修,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马濂为嘉靖朝进士,曾为桂林知府。父亲马希尹,万历年贡生,入太仓儒学。
马世奇自幼时起就聪慧异常,小小年纪就能与弟弟一起因孝廉闻名于世,有“平原二龙”的美誉。马世奇读书刻苦,十八岁的时候成为诸生,三次考试都为第一,因此在当时又有“小三元”的称号。
天启四年,马世奇考中举人,崇祯四年进士及第,此后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崇祯十一年,崇祯帝派遣词臣到诸位藩王处颁布圣谕,马世奇出使山东、湖广、江西等地王府。作为特使颁布圣旨,拒绝各地王爷赏赐,保持清廉,回京之后迁左谕德。不久之后父亲去世,马世奇丁忧回家守孝。
三年孝期满后,马世奇还朝为左庶子。当时各地农民起义军力量强大,给明王朝带来极大的威胁。崇祯帝继位之后,一直都在处理此事,但是各地镇压叛军的消息都不好。情况艰难,崇祯帝召大臣廷对,寻求良计。
马世奇表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部叛军,除掉张献忠简单,除掉李自成则很困难。百信们畏惧张献忠,但是却对李自成亲赖,纷纷投靠。倒不是说他们都依附于李自成,而是因为兵事繁多,危害极大,朝廷赋税又高,百姓生活艰难。如今要收复人心,就要下令各地将领约束手下士兵,不要暴虐人民。百姓不畏惧士兵,自然投靠李自成的人就少了,暴乱也能得到缓解甚至终止。
然而历史的马车仍然滚滚向前,未曾多作停留。崇祯十七年,携破竹之势而来的李自成围攻北京,不等各地勤王部队赶到,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帝自缢眉山,殉国而亡。消息传来,马世奇内心悲痛,留下两封遗书,也自缢而亡。与他一道自尽的,还有他的两位妾室。
马世奇的遗书,一封是写给自己弟弟的,一封是写给自己儿子的。
第一封遗书言:“玄升一门四人,全都死亡,我一室三人,也当与其相匹。朝中官员大部分都选择了削发为僧,步入空门,但到底违背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义。但是也不能反驳他们的苦心,念着的还是在南方的皇室遗脉。所谓忠诚不事二主,如今陛下去世,我也当以一死以报之。这个想法,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决定好了。所不能放下心来,就只有母亲了。不过我全须全尾而亡,母亲应当能够无憾,而且魂魄存于天地,无所不在。在天上就为日月星辰,在地上就为山川河岳,总能时时刻刻陪伴在母亲身旁。如今江南也应当没有安生的地方,一想到此就悲愤不已。”
另一封写给自己儿子的遗书言:“京都失守,对此却一筹莫展,真是一死也难逃这个责难。不能不在意的是,你的祖母、母亲和你的几个兄弟!然而忠孝两字,是我们一家的家风,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要坚守。”
当初吴钟峦听说北京沦陷,就曾经说过“马君常必能死节”,事实果然如此。顺治九年,马世奇被清廷统治者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