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秦始皇巡游真的是劳民伤财吗这背后又有哪些作用和影响
3213
很多人都不了解 巡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秦始皇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修筑"驰道",以供巡狩之用。为了"示疆威,服海内",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区,东到山东沿海,并在邹峄山、泰山、芝罘山、琅邪、会稽、碣石等地留下刻石,以表彰自己的功德。此外又依古代帝王惯例,于泰山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谓之" "。
长期以来, 人们对秦始皇的“巡游”多持否定的态度, 认为其兴师动众, 劳民伤财, 因而起了消极的作用。但客观地来看, 秦始皇的“巡游”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第一, 巡游推动了交通的发展。
为了巡游的方便, 也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秦始皇动用人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陆路交通网络建设。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割据, 在各自的范围内, 修筑了许多堡垒、关塞、堤防, 这成为统一后交通的严重障碍。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 决通川防, 夷去险阻”
公元前220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即当时的高速公路。其“东穷燕、齐, 南极吴、楚, 江湖之上, 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 三丈而树, 厚筑其外, 隐以金椎, 树以青松。”
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又下令修筑北方大道“直道”, 其由咸阳经过上郡、云阳, 直达九原, 全长1800多里。还在四川通往云南、贵州的 中修筑五尺宽的“五尺道”, 以及攀越五岭的新道等。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 的交通网, 把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交通是政治、经济的命脉, 全国大道的开通,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 巡游有利于易风移俗, 整治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
秦始皇在巡游中, 留下了七块刻石, 其中有宣传封建礼教、易风移俗的内容。如《琅邪刻石》中有“匡饬异俗, 陵水经地”之辞;《泰山刻石》中有“男女礼顺, 慎遵职事。昭隔内外, 靡不清静”之语;《会稽刻石》则作了具体的规定:“饰省宣义, 而嫁, 倍死不贞。防隔内外, 禁止淫佚, 男女洁诚。夫为寄豭, 杀之无罪, 男秉义程。妻为逃嫁, 子不得母, 咸化廉清。大治濯俗, 天下承风, 蒙被休经。”如果妻子在丈夫死后, 在有孩子的情况下而改嫁他人, 是对已故丈夫的背叛, 是不贞节的表现。如果丈夫与其他女人有奸情, 妻子可以把他杀掉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妻子抛弃丈夫改嫁, 做子女的可以不认她为娘。目的是禁止两性关系混乱。
秦始皇之所以特别在东南地区强调宣传男女之间的封建礼教, 的顾炎武认为:“吴越春秋, 至谓 以寡妇淫佚过犯皆输山上。士有忧思者, 令游山上以善其意。当其时, 盖欲民之多, 而不复禁其淫佚。传至六国之末, 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 而特著于刻石之文, 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之事并提而论, 且不著之于燕齐, 而独著之于越。”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 会稽原属越族活动的地方, 社会生产、文化比较落后, 氏族社会偶婚制习俗还有相当的遗存, 男女淫乱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因而针对这一现象, 提出加以严格禁止。秦始皇大力提倡封建礼教, 改变落后习俗, 整治不良社会风气的做法, 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三, 秦始皇在巡游中所留下的刻石文字, 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对一统天下局势下人民 的景象给予了大力歌颂, “首次以官方文书的形式, 确立了坚持国家统一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此后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形式成为后世历代王朝奉为至上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追求, 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始终追求不懈的神圣政治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秦始皇东巡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历史意义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总之, 秦始皇在消灭了关东六国割据政权后不久, 就 、不辞辛劳地对地方进行了多次巡游考察, 其目的就是要维护和巩固秦王朝的统治。这一举措, 虽有劳民伤财的嫌疑, 但对于加强秦王朝疆域内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走向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