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大臣都是从个个地方选拔出来的皇帝是怎么面对那么多的方言的
4256
还不知道:古代方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现在在电视上看到的古装电视剧里演员们讲的都是现代的普通话,但这只是为了能让观众看得懂,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大臣们都是从各个地方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说着自己那个地方的方言,那么面对这么多的方言, 该怎么办呢?
当时的统治者是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的,各地的语言不通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关系国家的大事,这对工作的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皇帝下达指令也会因此受到阻碍,这便是 之后立马颁布法令要求车同轨、书同文,加强各地语言统一的原因了,这也是秦始皇重大的功绩之一,否则,我们今天可能会遇到各省文字各不相同的尴尬,尤其不利于政权加强统治,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就体现出统治者了解语言统一的重要性了。
官话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这个问题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众多,很多地区都有当地独特的语言体系,而这些语言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听不懂来自另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大力推广普通话,虽然听不懂方言,但是我们可以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古代,官话就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在秦始皇之后,各朝也纷纷对方言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规范。据史书记载,从西周开始,古人为了统一各地的方言,制定了一种语言,也就是“官话”了。
当时的读书人如果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要先学习官话,而且还需要学的够好,因为官话说不好的话,不仅皇帝会对你稍有偏见,连同在朝廷为官的同僚们也会看不起你的。 时期的杨万里就是一个例子,杨万里是江西吉水人, 要举办一个仪式,目的是为八十岁的 献上尊号,宰相推荐杨万里当负责朗读册文的读册官,但是宋孝宗坚决不同意,而理由就是觉得他说话口音太重,大家都听不懂。
历朝历代的官话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呢?
一是参照当时首都的方言,毕竟当官的人大多都是在首都做官,俗话说入乡随俗,因此一般情况下,官话也就按首都的方言来发展了。虽然我国各个地方的方言大不相同,各个朝代的官话也不尽相同,但是自西周以来,官话基本都是比较相像的,又因为洛阳长安地区是古代王朝建都的热门地方,所以古代大部分朝代的官话都是围绕洛阳话或者长安话来进行调整和改正的,这也让大家学习官话不会那么的费劲了。后来随着经济中心向北移,各个朝代也慢慢的把城都设立在了北京地区,因此北京话又逐渐的变成了官话,并且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也都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慢慢的发展变成的。
二是参照当时经济文化重心的方言,古代有些朝代的城都其实并不是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这时候官话参照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方言似乎就显得更加合理了,毕竟当时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繁华跟经济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皇室的继承者们也需要学习官话的吗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皇室子弟们的要求只会更加严格,就拿 来举例吧,清朝的时候,有着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因此皇室子弟们需要学习的语言也就更加多了。
清朝的时候还规定了皇室子弟需要从小学习汉语、满语、蒙语以及藏语这四种语言,这也就相当于现在我们不仅需要学习中文,还需要另外学习三种外语,而我们现在只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就已经感到非常不容易了,可想而知当时的皇室子弟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学习压力呀。
这也正是享受多大的荣耀,就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多大的辛劳,毕竟皇室可不是那么好当地,在皇室的教育上,更加是丝毫都不可以马虎的
阿道夫. 说“要消灭一个民族,最好先消灭他们的语言”, 这也正说明了语言统一的重要性,当然,各种各样的方言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文化的结晶,我们也应当保护起来,让这种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