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飞鱼服”“绣春刀”是什么?“绣春刀”是怎么来的?
5109
“飞鱼服”“绣春刀”是什么?“绣春刀”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设置 以驾驭不法群臣为目的,并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朱元璋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到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 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上位后,锦衣卫又死灰复燃了,且此时的锦衣卫相比于朱元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张廷玉所著的《明史》职官部分的记载,前期,锦衣卫的职能为皇帝的私人侍卫,除了日常的护卫工作以外,还要从事缉拿抓捕等工作,后期,他们对刑讯亦有涉猎,并且,但凡皇宫进行朝会、皇帝出巡,锦衣卫还要担任皇帝的贴身仪仗队。
从“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这句话来看,锦衣卫并非平民百姓可担任的公职,对锦衣卫的挑选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在这段记载中,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锦衣卫的装扮。通常来说,锦衣卫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端的是威风凛凛。
话说,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志里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张爵“充前驱使事,—切机务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挥佥事俸。自发驾以至回銮,飞鱼蟒衣、帑金、厩马、酒饭之赐,及宣召面谕之优,不可枚举。”
由此可见,飞鱼服绣春刀是皇帝赏赐的。
随着现今关于锦衣卫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热播,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锦衣卫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好奇心,今天笔者便为大家解读锦衣卫必备的两样“行头”——绣春刀与飞鱼服。
绣春刀:毫无疑问,绣春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制式武器,可惜,现今史学界并未发现流传下来的实物,一些绘有绣春刀的画像也是模糊不清,作画者往往将此物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我们根本无法从这些画作中一睹其原貌。
所以说,现今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绣春刀,均为道具师的构想,毕竟,真实的绣春刀造型已无从参考了。其实,史学界对绣春刀也有着一种相对靠谱的解释,那就是:绣春刀并非某种官刀的别称,而是所有厂卫使用的制式刀具的统称。根据这种说法,绣春刀的造型可能有许多种。
那么,为何此类刀具名为“绣春”呢?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锦衣卫象征着皇家近侍,所持武器自然会比寻常的兵丁华丽得多,因此,厂卫的制式武器上,大多采用鎏金错银作为装饰品。或许,正因锦衣卫们使用的武器比较花哨,所以,他们的佩刀才会获得“绣春”之名。
除此之外,关于绣春刀还有另一种说法。
根据《大明会典》等古籍的记载,绣春刀极有可能是一种礼器,仅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大明会典》中出现了这样的描述:“本朝文武大臣扈从车驾,则赐绣春刀、椰瓢、茄带”,由此可见,绣春刀绝非锦衣卫的专属武器,而是一种象征着皇恩浩荡的礼器。
虽说,绣春刀并未留下实物,但是,笔者认为:影视作品出现的绣春刀,显然偏离了 制式刀具的式样,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影视剧中的绣春刀有极其浓重的工艺品气息,且式样更贴近于 的制式刀具。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明朝刀鞘通常采用全金属封边,这一点,在影视作品中并无体现。
飞鱼服:那么,飞鱼服又是何物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特制的官服。与其他朝官穿着的服装不同,飞鱼服的设计既要满足彰显皇家侍卫气势的作用,又要便与活动,毕竟,锦衣卫经常参与打斗,寻常的官服势必会影响动作。
简单来说,飞鱼服就像是纳粹军装,身着这种官服的锦衣卫无条件地效忠于主子。这种官服上绣着的飞鱼,与我们印象中的飞鱼大相径庭。飞鱼服上的“飞鱼”是一种长着龙头、鱼身,且背上长有翅膀的形象。
由于,明朝中期朝廷对官服的管制缺乏把控,所以,时常有厂卫偷偷修改飞鱼服的纹样,将原本的飞鱼图案修改成蟒形。要知道,自古以来封建礼制便对官服的纹样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修改纹样无疑是一种僭越的行为。
对此,朝廷严厉管控了数百年,直到明末时期,这种风气再次死灰复燃。
其实,最早的飞鱼服样式及图案十分简单,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华贵。然而,明末之后,官场上的奢靡之风愈发严重,官服的式样逐渐偏离了明朝前中期简约大方的原则,变得愈发奢华夸张。前段时间热播的某部锦衣卫题材电影中,锦衣卫服装的样式便暗合了明末的官场状况。
在明朝的前中期,飞鱼服与其他官服一样,均由明朝的织造局统一生产。
在设计上,飞鱼服的样式比较简单,仅为单袍,领口部分的布料折叠,袖子宽阔,下摆披散呈“曳撒”状。在胸口、背后、肩膀、袖口以及膝盖处,除了绣有飞鱼外,还有一些明朝官服中经常会出现的纹样,如:云彩、浪花以及江崖。
通常来说,飞鱼服在众多官服中地位颇高,除斗牛袍、蟒袍以外,最显赫的就是飞鱼服。与影视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资格穿着这种服装,仅有百户以上的锦衣卫才有资格身着飞鱼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