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何慈禧和光绪死的时间那么接近?其中有什么联系吗?
2687
1908年11月14日18时33分( 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三十三分), 载湉驾崩;第二天15日14时45分(未正三刻), 去世。
相隔20小时12分钟,光绪帝与政敌 相继撒手人寰。如此蹊跷的事件发生在一对有恩怨的母子间,成为“清宫史八大疑案”之一。
传闻11月10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的昏晚之交(17时左右),慈禧太后以派人送食的方式,使用砒霜致光绪帝中毒。4天后,光绪帝死亡。而在官方《光绪朝东华录》和光绪《起居注》里,光绪帝的死因都为“自然病逝”。
慈禧与光绪这一对珠帘玉座上的非亲母子,在大清国的权力之巅长达数十年的恩怨胶葛几乎是妇孺皆知。如此“巧合”的相继死亡,难化解世人心中的怀疑。从 、北洋、 到今天,坊间关于光绪的死因有着种种流传、猜测,捕风捉影、 ,不绝于耳。
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士兵窜进崇陵。他们用斧头把光绪帝梓宫从正面劈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粗暴地将光绪帝的尸体拖到棺外,大肆洗劫棺内随葬物,在崇陵地宫留下一片狼藉。
在崇陵被盗42年后,1980年6月15日,有关部门正式对光绪崇陵地宫进行保护性发掘,开始了中国 史上第二座 帝陵的发掘工作。进入地宫后,考古人员们发现光绪遗体所穿的龙袍腐烂并不严重,只是遗体并非入殓时的仰身直卧,而是趴在棺内,左手中还留有两件随葬品,一件是两环相套的翠环,另一件是刻有鸳鸯衔荷花图案的白玉。清西陵的考古人员们清理崇陵地宫后,特意将光绪和 的少量头发和部分光绪 遗骨、葬衣留在棺椁外,存进了清西陵文物库房。
然而,慈禧与光绪这一对珠帘玉座上的非亲母子,在大清国的权力之巅长达数十年的恩怨胶葛几乎是妇孺皆知。故此“巧合”二字,即使昭然于史册,也仍难化解世人心中的怀疑。尽管坊间的种种流传、猜测,但因涉及内廷秘事,缺乏立论实据,也都只能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
历史上调查拿破仑死因时,就是用中子活化法测出了遗发中含有超健康人指标的砷。众所周知,过量摄入砷便会引发人中毒乃至死亡,最古老的毒药之一——砒霜,就是一种剧毒的砷化合物。在光绪遗发上有高剂量的砷,这是否表明光绪之死并非“自然病亡”,而是另有隐情?
为了更有说服力,研究人员先后对光绪的头发、隆裕皇后的头发以及光绪年间草料官干尸的头发进行化验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光绪遗发上的砷值仍然显示异常,不仅远远高于当代人的平均值,还是清末草料官发砷含量的132倍、是同环境下隆裕皇后发砷含量的261倍。
最为诡异的是光绪帝头发上的砷值高峰不在发梢处,也不在发根处,而是都出现在头发中段。如果依据头发生长规律和砷中毒机理,光绪帝头发中段出现高量的砷,不应是正常摄入代谢形成的。
如果光绪帝系急性砒霜中毒,则其从中毒至毒发身亡的时间至多不过数日,发根处也不会出现砷值剧升的现象。而棺椁内、墓内、陵区环境样品的砷海量都远远低于光绪头发的砷高峰值。由此显示,光绪帝头发上的高砷值物质来自含高浓度砷的物质沾染,而污染物质的源头应该就是光绪帝的尸身。
既然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是从尸身上沾染而得,那这些砷物质是从何而来的?在正常情况下,光绪帝(包括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药物、膳食中,绝不会存在砒霜这种成分。而中国历代皇帝,也都没有用砒霜做尸体防腐的先例。
至此,从检测结果、历史条件综合考虑,已经可以推断光绪帝在死前遭到了投毒事件。
光绪头发上残渣物的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本身,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如此高含量的砷,既不是光绪帝自身自然代谢生成,也非外部环境沾染 ,由此也进一步判定,这些残渣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光绪帝中毒身亡后的尸体 ;这一推断,在检测到光绪帝遗骨上也有大量的砷之后得到了再一次的证实;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光绪帝葬衣的胃、腹区含砷量较高,内层衣物含砷量高于外层,且衣物上的胃肠内容物残渣砷含量极高, 说明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帝尸体的胃腹部。
为何在光绪帝的头发中段会检测出砷值高峰?用法医们通俗的说法,这叫“死后呕吐”现象:人因服食高浓度砷毒致死后,消化道里的细菌会开始繁殖并产生气体使得脏器发胀,这样会把胃肠里的物质从嘴里给压出来,死后的光绪帝平躺在棺内,含高浓度砷的“呕吐物”自肠胃向口腔溢流,沾染了到他的发辫上。
研究人员在出光绪帝胃肠内容物(衣物上残渣)里以剧毒的三价砷和有毒的五价砷为主,且它们均来源于砒霜。进而测算出,仅光绪帝头发样品上的残渣和其中一件衣物及上面的残渣中,就有高达201.5毫克的砒霜,而人口服60到200毫克砒霜就会中毒死亡,不难想见,光绪帝生前曾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远高于致死量。
至此,这宗百年悬案证得了确凿的结论: 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