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实力有多强反击之下秦国十年不敢动心思
2585
对 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战国末期有场“长平之战”, 的 让 损失了45万精锐。据史书记载,赵国在此战中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青壮年男子,然而就在这样的溃败之后,赵国依然能还是能与秦国匹敌的强国。
它不仅不遵守停战和约,坚决不割地,还在长平之战过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57年),在邯郸反杀入侵的秦国。这场战几乎把秦国打废,秦国十年不敢打赵国的心思,一直到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才又一次带兵伐赵。
邯郸
拒不割地
公元前259年,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损失45万大军。公元前258年, 攻陷赵国武安、皮牢。长平之战, 坑杀赵降卒45万,消息传到赵国,就足以让所有赵国人胆寒。后来秦军占领上党郡全郡,之后他们并不想就此收手,白起兵分三路继续向赵国逼近,第二年,占领赵国武安、皮牢两地,兵锋甚锐,有直取邯郸、灭赵之意,已经大病一场的赵国,自然是无法抵抗白起的。
应侯 怕白起灭赵后,功劳会盖过自己,便成功说服秦王同意与赵国谈和。条件是割 韩 的垣雍和赵国六座城池。
长平之战时天下形势
然而赵国偏不割地。
长平之战和白起之前直逼赵国的气势,难道还不足以吓破赵王( )的胆吗?
实际上,秦国退兵后,赵王就要立刻派人去商议割地事宜,遭到了丞相 的坚决反对。
虞卿认为,长平之战秦国损失半数精锐,国内空耗,所以才愿意撤兵谈和。现在赵国割地的话,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白拿六座城池,这是助长敌人的力量!
赵王当然被打怕了,虞卿言之有理,但他也得思索三分。
此时楼缓来到赵国,赵王将虞卿的意见告诉给了他,请他出主意。(楼缓是 灵王派去秦国的间隙,现在被秦国收买当了反间,而赵国不知此事)
楼缓自然要劝赵王割地,他挑拨合纵国之间的关系,说其他国家准备趁赵国虚弱时来犯。把地割给秦国,会让其他国家狐疑而不敢轻举妄动。
赵王
虞卿听说楼缓之言后,再次觐见赵王,劝他说:“齐国是秦国的仇敌,赵国若非要割地,不如把地割给秦国。齐国得地,秦国必定怀疑天下再次合纵,必定要送来重礼讨好赵国。”
赵王听了虞卿的话,派他去送地给齐国,秦国得知此事后果然派使者来送礼、联姻。
邯郸之胜
公元前259年9月,秦王( )再次兴兵攻打邯郸,白起认为时机不佳,拒不担任主帅之职,秦王只好派王龁担任主帅。
最开始,担任主帅的人是 ,秦军不仅没能围住邯郸,连战场的主动权都无法掌控。秦王又增兵援助,战况仍然不乐观,王陵得援后出击,损失惨重。
胡服骑射的赵军
秦王又派王龁担任主帅,此时战局早就不利,赵军占据着主动权,邯郸坚守不下,诸侯们救赵的援军又逐步逼近。
抵抗的同时,赵王派 去 搬救兵,楚王的态度一直很不明确,在 的威胁和窘辱下同意让春申君率十万大军救赵。
魏王也派兵来援,但他遭到了秦王的威胁:“秦军的胜利指日可待,谁敢救赵,我第一个灭谁。”
于是魏王让军队驻扎在 鄴 不动,有坐山观虎斗之意, 窃符救赵,斩杀魏军主将,挑选八万精兵准备与赵国共存亡。
信陵君画像
公元前257年,信陵君率领魏、楚、赵三国联军,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秦将王龁率领军队落荒而逃。
此次胜利史书虽然是一笔带过,但也可以看见其对于赵国的意义。不仅是秦将郑安平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赵国( 以 军唯一一次投降),此战还打得秦军十年不敢对赵国有想法,一直到公元前248年,秦国才再次展开了对赵国的侵略。
结语
赵国一直都是唯一一个,能在军事上与秦国为敌的国家,虽然的确比秦国弱,但如果能发挥出赵国全部的实力,是完全不虚秦国的。
邯郸之战,信陵君率领三国联军大败秦军,就足以看出天下若是坚持合纵,若有一个贤能之人做统帅,是在各个方面都不输秦国的。
然而六国包括赵国,总是要自己作死,赵国先是赶走 ,后又杀死 ,自损羽翼。六国表面少合纵,实际上互相勾心斗角,自弃盟友。
如果魏王能重用信陵君,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