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修长城为何被称为英雄赵雍胡服骑射有什么意义

4026

《东周列国志》在描述赵武灵王是这样写道:“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虽然书上对赵武灵王的赞美有夸张之嫌,但是不否认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很好,他也的确威武、强健有远见。

赵武灵王又叫做赵雍,赵雍是他的本名,虽然他公子雍,却一点都不昏庸。他刚从父亲手里接过赵国的时候,才不过15岁。十五岁是个什么样子?不就是还有着童心的小孩子嘛。但是赵雍却早早收敛了自己的天性,认真地钻研起国事来。知道自己年轻,如果贸然做事一定会引起赵国人民的不满。因此,赵雍眼下要做的就是安抚民心,他任用贤才,尊老爱幼,为自己赢得了威名和声誉。稳定国内形势后,又积极寻求国外政治的稳定。

当然发展中,赵国也一直受到强国的侵扰,特别是秦国。在赵国不堪秦扰的关键时刻,秦国却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秦武王举鼎而死,成为了众诸侯国笑话,趁着其他国家都在看笑话,赵雍趁此机会与韩国结盟,迎娶了韩国的公主为妻子。在他的努力下,赵国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在和韩国公主结婚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赵章。

过了十几年后,赵雍又遇上了他一生中的挚爱——吴娃。吴娃在韩国公主死后就成为了王后,两人好得如胶似漆。但是赵雍并没有一直沉醉在温热乡里,而是寻求更多的刺激,他喜欢征服不一样的世界。他想看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观,也想见证赵国的山水,看看外边的世界。因此,他收拾行囊奔赴远方,亲自出使秦国考察,回来后决定要“胡服骑射”。他的这个决定改变了赵国的命运。

在赵武灵王之前,天下之战争,实乃战车之战,大家都是骑着马车作战的,这个作战方式在平原地区尚且还好,要是遇上点陡坡、凹地什么的就很麻烦了,机动力差不管是出击还是撤退都很慢。而匈奴人为什么会这么所向披靡,他们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战斗力很强,骑兵的特点就是来去自如。战国作战,大多以步兵为主,战车以辅,基本很少有骑兵。赵雍看到了这点,他觉得“胡服骑射”,不仅能收复中山国,还能够增强赵国的军事实力,一举两得。

“胡服骑射”其实是一个很好办法,让中原人学习胡人的生活方式,向胡人灌输中原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之下,将胡人汉化,从而成功收服。但是在当时服装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向看不起胡人的中原人,根本不愿意屈身去穿胡服,更别提学习胡人了。赵雍则以身作则,亲自脚踏马靴,身着胡服上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骑马的君王,赵雍英姿飒爽,不怒而威,只见他一个箭步跨上宝座,转身向天下人宣读“胡服骑射令”,天下人皆臣服。一场衣服的改革,从上到下开始实施,事实证明赵雍的决策是正确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拥有了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推动军队装备向盔甲装备演变。也减弱了民族之间的歧视,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赵雍不仅提出“胡服骑射”还把赵国的长城修成当时最长。“胡服骑射”后,赵雍不久就开始修筑长城。因为这个长城的修筑,极大地使赵国免于其他国家的侵犯,因此受到百姓的膜拜。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刘邦明知戚夫人下场会不好,他拿吕雉没办法吗?

刘邦明知戚夫人下场会不好,他拿吕雉没办法吗?

李自成曾经向崇祯帝提出和谈的要求,崇祯帝为何拒绝?

李自成曾经向崇祯帝提出和谈的要求,崇祯帝为何拒绝?

宋孝宗赵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气死

宋孝宗赵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