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五次攻打漠北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
959
很多人都不了解 征漠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还是很有想法的。建立大明之后,他先是把功臣杀了个 ,随后又把长大成人的儿子们封王,让他们替大明镇守边疆。老朱认为自己的做法简直天衣无缝,高兴地对皇长孙 说,有你这些叔叔镇守边疆,你可以安心当一个太平天子了!
但是老朱想不到,他刚刚去世不到一年,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当然,这只不过是老朱家的“家事”,后世也没有过多在意他“造反 ”的举动,反而赞朱棣为“永乐大帝”。
在位期间,朱棣的功绩也确实不少。对内,他改革吏治、设置内阁、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疏浚大运河、编修《 》等;对外,他五次亲征漠北、派 下西洋、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 、西北设立哈密卫等等,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
朱棣在位期间,蒙古人虽然早已被朱元璋赶出中原,但蒙古 、瓦剌、兀良哈等部还是经常进犯 边境,烧杀掳掠。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并防止已经 的蒙古各部重新统一,从1410年到1424年,14年间朱棣先后五次亲征漠北,打击蒙古残余势力。那朱棣这14年战果如何呢?
朱棣登基初期,对蒙古本来是采取“怀柔”政策的,毕竟当年起兵靖难之时,兀良哈部有“助战之功”,朱棣也不好太早翻脸不认人。一直到了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蒙古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杀害了明朝使者郭骥,接着又在胪朐河一战中围歼了明朝10万大军。败讯传至北京,朱棣大怒,决意亲征蒙古。
永乐八年,一征漠北。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杀入草原,目标是鞑靼部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但是尴尬的是,明朝大军誓师出发三个月之后,才“偶遇”几支小股敌军。“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明军只遇上零星的游虏,斩获百余人,对五十万大军来说,收获寥寥。
最终,明军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汗西逃。明朝大军无力追击,军粮也跟不上,“致军士乏食者多死,上闻之震怒”,第一次远征草草而终。
永乐十二年,二征漠北。此次亲征,朱棣主要打击的是瓦剌部,也是五征漠北战斗最激烈、成果最大的一次。明军依旧是五十万之众,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遭遇到瓦剌主力三万人。但是,三万瓦剌军与五十万明军混战,竟然丝毫不落下风,明军数位大将阵亡,伤亡比瓦剌部还惨重。
最终,明军依靠神机营的火炮发挥威力,才击败瓦剌军,一路追杀数十里,歼灭数千人,俘虏十几位瓦剌王子,瓦剌部遭受重创,实力大减。由于明军同样损失巨大,遂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年,三征漠北。此前实力大减的瓦剌部,后来被鞑靼部的阿鲁台吞并。阿鲁台本来臣服于明朝,吞并瓦剌部后实力增强,不仅停止了向明朝进贡,还派兵侵扰明朝边境。朱棣决定再次 ,目标是阿鲁台,三十万大军随即杀进漠北。但是阿鲁台根本不和明军接战,明军一来阿鲁台就逃之夭夭。
朱棣带着三十万大军在草原转悠,没找到阿鲁台。后听说兀良哈也归附了阿鲁台,没处出气的朱棣斩杀了兀良哈部数百人,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一年,四征漠北。阿鲁台不断骚扰明朝边塞重镇,朱棣有心将其一举除掉,于是再次率三十万大军亲征。阿鲁台很狡猾,一直迂回躲避,不和明军决战,双方只有一些小规模战斗发生。但是即便如此,阿鲁台的实力依然受到很大消耗。最终导致他被“死灰复燃”的瓦剌部消灭。
永乐二十二年,五征漠北。这是朱棣连续第三年御驾亲征漠北,也是最后一次,可惜的是,三十万明军依旧毫无收获。明军进入漠北之后,发现“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 皆漫灭,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开始了“敌进我退”的战术。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但是朱棣没能等到回朝,就于1424年8月12日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附近)。总的来看,虽然“五征漠北”影响很大,成为了朱棣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事求是来讲,五征漠北战果比较小,消耗了明朝巨量的人力和财力,却没有取得长远的效益,也没有对塞外 造成根本上的打击,明朝对塞外的控制力不升反降。
尤其是最后三次,蒙古人早已摸清了明军的底细和军事行动习惯,知道明军不可能长久深入漠北,时间久了必定撤退,所以干脆和明军玩“捉迷藏”,让数十万明军疲于奔命,无功而返。此外,五征漠北不但没解决老问题,还出现了新问题。
为了节省军费,朱棣放弃了长城以北几个关键卫所,使得明朝彻底丧失了对塞外地区的控制。朱棣死后,瓦剌趁着明朝不兴兵事的空档期,在北方崛起,统一了蒙古。仅仅25年之后,瓦剌人实力大增入侵明朝,而关内的明王朝却因为承平已久,军力下滑,不堪一战。
可是年少热血的 ,或许是崇拜于先父宣宗与曾祖父成祖的马上功业,在 的怂恿之下,决定御驾亲征。最终,明军在“ ”中遭受惨败,20万大军 ,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人抓去当了俘虏。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政治构造也大洗牌,文官集团彻底做大,大明开始了 与文官集团“猫捉老鼠”的斗争游戏,直至明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