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高拱:明朝内阁首辅,他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3608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 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的“土匪”阁老
历代 ,别管政见业绩如何,大都讲究优雅风度。诸如夏言、 、 这几位知名首辅,各个都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却也有一位首辅,风格十分特殊:明朝隆庆年间内阁首辅,绰号“高胡子”的高拱。
虽然“胡子”在明朝,并不全指山野土匪,但放在高拱身上,那是匪气十足:明朝官场上的社交礼仪,他从来半点不讲,别管官大官小,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撕破脸。嘉靖年间入阁后,隔三差五就在内阁里找人开撕。隆庆年间就任首辅,消息刚传开,好些与他有隙的官员,分分钟吓出了病,还有一位卧病辞官后,没多久就撒手人寰。霸道风格,就是这么强。
如此爆表战斗力,既因高拱本人的暴脾气,也因他曾担任隆庆帝的老师,深受隆庆帝信任的强大背景。但最重要原因却是:此时的大明朝,已经糟糕到叫人忍不了,恨不得要开骂的地步。
嘉靖二十年就中 的高拱,在嘉靖晚年进入内阁后,正赶上明王朝开国后最腐败的年代。官场上的各种事务,小至公文往来,大至升迁提拔,一律都是金钱开路。以高拱本人的哀叹说:明朝官场上的官员们,逢迎拍 了聪明,行贿受贿成了本事。廉洁苦干的却成了傻瓜。空前腐败的明朝,一如“汉唐末世”的模样。
更叫高拱气急的是,国家危局如此,朝中的同僚大员们,却是各个不急。隆庆初年的内阁首辅 ,这位因斗倒大贪官严嵩而闻名的“贤臣”,最大本事却是和稀泥。饶是上下贪腐成风,他却巍然不动,成日热衷于各种“讲学”活动。隔三差五就召集官员讨论学问。说是要对官员“教化”,结果各级官员顺爬,各种“讲学” 般出现,日常政务全扔下,成了上下一起磨洋工,贪风没治好,又加了“懒风”。
这般“贪风”“懒风”一起吹的场面,自然叫暴脾气的高拱眼喷火,入阁后就不停与徐阶撕,一度被徐阶挤兑得辞官回家。直到隆庆三年徐阶退休后,再度归来的高拱接任内阁首辅。终于大权在手的他,这下“匪气”大爆发,朝着明朝积弊已久的歪风下了狠手。上任头一年,平均每个月就要办理近三起贪腐大案,前后法办官员一百六十九人,参考明朝官员人数就知道——大明官场上下,全被他整治过。
当然,身为 顶级政治家,铁心肃贪的高拱,风格也不止是简单粗暴。就在这一顿“野蛮狠打”期间,高拱也施展了三个“温柔”招数,各个 ,却叫举国贪官,禁不住 。
二、全国官员建档案
在中国古代,官员“建档案”这事,并非开始于明朝,从北宋年间起,历代王朝都有官员的“档案库”。但古代毕竟交通讯息不方便,倘若赶上人浮于事的年代,所谓“建档案”,也就成了走过场。以明代相关笔记说,贪官严嵩担任内阁首辅的年月,吏部的官员档案,也一度混乱不堪,好些官员的存档,竟都张冠李戴,连岁数籍贯都常弄错,闹出不少笑话。
而当高拱 ,朝着举国贪官下手时,也被这事弄犯了愁:官员的底 弄不清楚,还怎么反贪?给我建档案!
于是,自隆庆年间起,中国古代空前细致的“官员档案库”诞生了:以高拱的要求,全国各地的三品以下官员,都要建立“册薄”,上面不单要写明该官员品质如何,政绩怎样,更要细化到其家乡地址与民间风评。类似的册薄,整个吏部在高拱的严要求下,一共编订了一百八十册,给全国的地方官都拉了清单。而且拉好清单还不算,平均每一个月,所有的册薄都要更新一次,每个官员出现什么新情况,第一时间第一速度记上去。
这完整的档案,就成了之后几年里,高拱抓贪官的精确导航,一旦出现大案,就照着册薄查,绝对不出冤假错案。
更狠的是,这册薄不单给官员们“拉清单”,更给官员们“留后手”。册薄上但凡是紧要职位上的重要官员,每一个人的档案记好后,还要为他找两至三个“替补官员”,吏部要根据岗位要求,对“替补官员”进行相关培养。只要“主力官员”出问题,“替补官员”立刻补上——等于是警告官员们,别以为这官职离了你就不转!敢胡作非为?能替你的人有的是。
如此双重监控压力下,但凡“上了册薄”的官员,怎能不提起一百个精神,老老实实苦干?
三、举荐官员要担责
在腐败加剧的明朝嘉靖年间,官场上能跟“卖官鬻爵”比烂的风气,就是滥举风。上级举荐下级,官员互相推举,基本成了常态,当然不是白推举,每推荐一个官员,背后都是数不清的交易。哪个官职用谁,讲的都是利益,哪管为国为民?特别是曾经号称“反贪神器”的御史岗位,这些号称弹劾不法的御史们,考核推举官员,经常也像过家家——大批庸官懒官,就这么陆续进了要害位置。
为什么会有这歪风?以高拱《掌铨题稿》里的哀叹说,关键还是犯错成本太低。比如三年一次的考核,基本都是糊涂账,就算推举的官员出了错,查来查去就成了扯皮,最后也就成了都不担责。落马者倒霉受罚,推荐者好处收过,又再接再厉继续推荐坑货。痛心疾首的高拱,也终于在隆庆四年的奏折里,咬牙切齿说出了对策:如所举之人,所试不职,举主连坐。
这也就是说,以后只要官员犯错,推荐他的人,别管身居何位,一律都要担责。担责多少,就看犯错官员错误大小。没法查?一百八十卷“册薄”在手,官员的升迁履历,一查一个准。推荐错了立刻抓。
这狠话说过没多久,高拱就以实际行动证明,这事上不封顶:南京右佥都御史吴时来成了倒霉蛋,此人是年举荐五十多人,却冒出好几位坑货。结果高拱立刻重拳出击,把吴时来降职调离。有了这个“现身说法”,滥举歪风顿时刹住。后来明代 年间的名臣,好些都是在隆庆四年至六年崭露头角。就来自这零容忍的制度。
四、绝不放过追赃
不过,比起“滥举”来,明代当时“犯罪成本”更低的,就是腐败。
虽说明初时, 曾以严刑峻法惩治腐败,但到了嘉靖年间时,这事已成了过去时。相反“贪酷者,例止为民”成了律条。也就是说,一般官员犯下贪污腐败的错误,只要关系够硬,最惨也不过是削职为民,就连家产也不会动。这样落马回家,还至少能优哉游哉做个富家翁。那还不敞开了捞!明朝当时那“商贾在位,财货上流”的腐败风气,就因这松动的规矩。
而这一条,也是高拱一直深恶痛绝的,就任内阁首辅以前,就在各种场合开骂。待到就任内阁首辅,却是不骂了,只是不动声色,改了一个规矩:贪黩者仍提问追赃。
这个条令一出,当时明朝朝堂上,众人哗然。刚上任的高拱,一度也被言官们骂出了花。可顶着重重压力的高拱,就从眼前一个个案子做起,每一桩都是这个硬规矩:账目对不上?钱不知用到哪里去?送到上面去了?送到哪里追到哪,追不出就从你家里刨。别管是州县小官,还是封疆大吏,甚至世袭公侯,犯了法都是这么办!
仅看高拱上任后的头一年,就有四川巡按御史王廷瞻,保定巡抚朱大器等高官,先后撞到了高拱的“枪口”上,每一个都是连罢官带赔钱,一样都不能少。赔不了就一年年赔,直到连本带利赔完为止。贪污落马后还想做富家翁?做梦!
如此绝不放过的政策,让嘉靖晚年起,明朝越演越烈的贪污风气,在隆庆年间的后三年里,彻底熄了火。曾经腐败到“汉唐末世”的明王朝,有了“一时仕路肃清”的好景象。高效廉洁的吏治,令大明朝的国家机器再度开动,一度衰败的明王朝,开 了国富民强的“隆万中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