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之后商鞅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商鞅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

1324

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这是一道无解的题, 越成功,他就必须死得越惨,不存在更好的处理方式!我们发现,自古变法者鲜有好下场,因为法家思想治国,用的是“刀”,伤人是变法的前提,其结果必然被反伤。 车裂商鞅并非因私怨,而是商鞅法制的必然结果。

image.png

商鞅的结局,才是真的“兔死狗烹”,虽然他改变了历史走向,创造了历史新纪元。商鞅走投无路时,曾经感慨自己是“作法自缚”,一点没错,商鞅及他的法律,触动了太多利益阶层的底线,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受害者!

那么,商鞅及商鞅的法,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导致他必须死得那么惨呢?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

商鞅变法之所以影响深远,绝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出几条惠民政策,为国家增加点税收,而是从根本上,打翻了自西周以来,一千多年的社会结构,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西周以来,中国以宗法制为框架,构建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治理结构。分封制就是这种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从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层阶分明,非常稳固。

image.png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治理结构受到了严重挑战,天子虚位,卿大夫威胁诸侯,士族反抗卿大夫,导致天下大乱。第一个受害人就是天子,春秋时期 ,天子就基本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第二个受害人就是诸侯,战国时期卿大夫代政,国君被架空,导致 , 代齐, 专权等。

天子受害,周王室 ,诸侯受害,侯国孱弱。天下有识之士都看出了这一点,都试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这个现状。只不过各家变法的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深度不一,效果也就 。

比如,李悝变法,力足以土地改革,遏制权贵阶层; 变法以军事为核心,打击权贵,此外还有 变法等。但是没有一个变法,像商鞅变法来得那么彻底,来得那么轰轰烈烈。

商鞅变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强化君主独裁!怎么做到呢?削弱卿大夫的特殊地位,将王权直接下沉到社会最底层,比如废除世卿世禄,废除 ,实行军功爵制,实行全员征税等等。这个结果,实际上推翻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结构,国家政治结构,从分层治理,变成君主一元制的垂直管理。

image.png

无疑,商鞅变法的结果,让王权独尊,其他的人都成了“编户齐民”,所有的利益只为一个人服务:君主!因而,秦国的财富从原来的权贵阶层手中,流入国库,秦国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

老秦贵族集团是商鞅变法的最大受害者

很显然,商鞅变法的第一刀,就砍在了秦国旧贵族的身上。他们原本是靠分封制坐享其成的一个特权阶级,他们都是国君的宗室子弟,是一群靠分封制坐享其成的蛀虫。

按照商鞅的法律,从此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天生的贵族,要想做官,要做大官,就必须建功立业。经济上,他们也不再享有井田制带来的馅饼,而是要靠军功赚取封地,否则就跟老百姓一样种地纳税。

无疑,这不是伤人,而是要人命!所以,商鞅变法还没开始,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以甘龙、杜挚为首,他们提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image.png

通行的礼和法,古来如此,不能轻废。这句话是历朝历代守成者的通用语,看上去冠冕堂皇,像是学术之争,其实背后是利益。

倘若不是 做强力后盾,商鞅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只有秦孝公这样的有政治远见,且能与贵族势力掰手腕的君主,才有可能做得了商鞅的后盾。说白了,商鞅在为秦孝公服务,在为王权革宗族子弟的命!

这就看清楚了,商鞅不是与某个人有矛盾,而是得罪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利益集团!商鞅与他们的矛盾,也不是一般的矛盾,而是生死之战!

所以,商鞅的结局从那时候就已经注定,肯定非常惨烈!自古变法者都是如此,变法越成功,变法者死得越惨!

商鞅之法又让自己站在王权的对立面

image.png

既然商鞅变法为了王权,收下商鞅大红包的秦惠文王,为何不力挺商鞅呢?为何非要做得那么绝?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惠文王新登基,他没有秦孝公的实力对抗老秦贵族,所以必须与他们妥协。惠文王不傻,他不可能拿商鞅变法的成果,这个长远利益做交易,把商鞅扔给老贵族,以私人恩怨化解政治矛盾,对他来说是一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死的是商鞅,妥协的是旧贵族,得利的是惠文王,天底下哪儿找这么便宜的买卖!

其二、商鞅的法必须永存,商鞅这个人已经无足轻重,这就是变法者的悲哀!维护变法成果,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抛弃商鞅这个人,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惠文王的选择一点不用费心思。而且失去价值的商鞅,必须去死,因为他对其余六国来说,还存在价值,惠文王不可能留下他!

image.png

其三、最不可思议的是,商鞅之法让自己站在了王权的对立面。商鞅变法就是维护王权的独裁,但商鞅本人,却因为变法成功,而位高权重,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精神信仰”。这太可怕了,在秦国,无人不知商君,无人不惧商君,那么,国君何以自处?

商鞅自己也变得很骄横,把自己推上了火山口。法家不像儒家,儒家讲求忠孝,法家讲求利益。所以,儒家对君主基本是无公害生物,法家不行,必然成为防范猜忌的对象。

变革把自己变成了君权的对立面,悲哀!

出了秦国之门,商鞅竟然无所投靠

商鞅闻到危险的信号后,第一时间逃离秦国,想回到 。结果,目光短浅的魏国,对当年的仇怨不能释怀,不肯让商鞅入境,走投无路的商鞅只好回到秦国 。

image.png

表面上看,魏国做得太狭隘,认识不到商鞅的价值,其实,即便魏国想得到商鞅,有可能吗?难!

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坐上了世纪快车,魏国及其他诸国,还在分封制的泥淖里挣扎,与秦国的差距越拉越大。请问,魏国有胆量因为一个商鞅,跟秦国翻脸吗?商鞅这个烫手的山芋,没有谁敢接!

其实,战国末期是法家思想流行的年代,社会上并不缺商鞅这样的人才。商鞅的成功,除了其个人能力而外,秦孝公的见识和能力,列 君所营造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变法者的支持程度,都是变法成功的必要条件。请问,其它六国谁具备?如故不具备,纵有千百个商鞅,又有何用?纵使商鞅到了魏国,又能怎样?

所以,离开了秦国这个土壤,商鞅注定是孤独的,出了秦国的大门,他就是一条没了水源的鱼!

两大受益人群,不能成为商鞅的后盾

商鞅变法的收益人群,为什么不站出来力挺商鞅呢?他们在干什么?

image.png

商鞅变法有两类人受益,第一类就是国君,前面讲过,惠文王虽然受益,但是需要拿商鞅的头,跟老贵族做交易,对他来说,商鞅是失去价值的人,同时还对他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第二类收益人群就是平民。平民为何不替商鞅出头呢?很简单,平民不是政治势力,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出于支配地位,影响不了上层建筑。没办法,历史是人民的,不是阶级社会平民的,真正左右历史大局的还是政治势力。

另外,老百姓真正有多少人感谢商鞅,恐怕还真不一定。商鞅变法就是双刃剑,给平民带来“公平竞争”的政治条件时,也给平民带来极大的不变,甚至危害。比如连坐制,一家犯法,亲邻牵连;比如严刑峻法,稍不留神就跌入法律陷阱,等等。

所以,平民对老百姓既爱又恨,恨要大于爱。人往往就是那样,得到好处认为是应该的,受到损害就念念不忘。

即便受惠最大的人群,比如得到军功爵的人,最应该感恩戴德吧?未见得,因为商鞅之法不能保证你的爵禄是永久饭票,稍不留神就会因犯罪被剥夺爵禄。拼了命换来的饭票,没吃上几口,又被找借口夺了,回过味来才发现:这不分明就是肥皂泡嘛!

image.png

奇怪吗?不奇怪,商鞅本来就不是为了平民才变法!

受惠的国君不能支持商鞅,得利的平民既无力支持商鞅,也没有充足的理由感谢商鞅,他走投无路不是必然的吗?

结论

综上所述,商鞅的惨烈的结果,从他所做的事就已经注定,他做得越成功,与利益阶层的矛盾越深,甚至与新的受益人也必然会产生矛盾。一个与整个社会为敌,与所有政治势力为敌的人,他的下场悲惨,有什么好奇怪的?逃不掉的!

这就是法家思想的必然归宿,商鞅能改变历史,却无力改变新老利益集团对他的联合打击。商鞅如此,吴起如此, 如此,韩非亦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是来自昆仑吗他们是不是非洲黑人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是来自昆仑吗他们是不是非洲黑人

西夏荒唐皇帝李元昊,他的妃子都是狠角色

西夏荒唐皇帝李元昊,他的妃子都是狠角色

古代有腰牌可以进去皇宫为何没有人伪造出来刺杀皇帝

古代有腰牌可以进去皇宫为何没有人伪造出来刺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