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周的实力被北齐还弱北周是怎么消灭北齐这个强敌的
4097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和 ,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东 分立三年后的537年, 为了一举消灭西魏,亲自率军进入关中,在陕西渭水以北的沙苑向 发动进攻。然而,宇文泰方面拼死防卫,高欢遭受惨败,不仅如此,山西要地蒲坂还被西魏夺取。
次年,宇文泰亲自率军进攻洛阳,与高欢麾下猛将侯景在洛阳北面的邙山相遇,结果被侯景击败。这使得在沙苑之战中被俘的 诸将叛离西魏,宇文泰的老巢长安陷入极度紧张之中。高欢乘机迂回蒲坂,打算从孟津渡黄河进攻关中,在邙山吃了败仗的宇文泰火速撤回长安,收拾了局面,有惊无险地避开了高欢的锋锐。
北齐和北周替代两魏之后,这种状况仍然持续到高欢之子文宣帝高洋在位时。据史载,北周害怕北齐的进攻,在黄河天险布下防线,乃至在冬天打碎冰面,以防止东军从黄河结冰面上过河。然而,历史的天平却逐渐向西魏和北周一侧倾斜,最终由北周灭掉继承东魏的北齐,并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了 。这背后到底是哪些原因呢?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实力弱小反而促使西魏和北周集团增进了团结。宇文泰继承了贺拔岳的部众和孝武帝带来的数量不多的兵将。而贺拔岳的部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讨伐关中叛乱的万俟丑奴时从 军团中派遣的将士,另一部分则是万俟丑奴的残部,具有杂牌拼凑的浓厚色彩。另外,由于北魏末年的混乱,关中各地随处可见自卫性质的军队组织。为了整合这些混编集团,迫切需要采用促进集团团结的政策。在制定国是政策的过程中,关中武功出身的 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苏绰作为宇文泰的谋士可谓功劳卓著,其中最大的贡献是推行《周礼》中的周官制度和制定六条诏书。周官是指中国周代的官僚体制,记载其具体官职和结构的《周礼》被奉为儒教圣典。在这个时期实施周官制度,容易被人看成是历史的倒退。然而,正如宇文泰之子孝闵帝接受西魏恭帝的 而创立北周王朝所表现的那样,明确周礼的国策地位,以此对国家进行管理、运作。那么为什么他们在制定国策时,如此执著于周礼呢?
周代制度原本与胡族毫无关系。当五胡入侵中原刚刚建立起胡族政权时,几乎没有考虑过遵循《周礼》。然而,北魏时期,《周礼》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制定国策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到了孝文帝的时期,逐渐采用了 、 等以周礼为典范的各项政策。均田制得以在华北地区推行的背景,在于长期的战乱造成大量可供分配的荒地存在。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处于 的阶段,《周礼》才得以被采用。另外,对于这个时期的统治者胡族阶层而言,由于《周礼》的构成和内容都比较原始,反而易于接受。西魏、北周时对周礼的执著和采用,可以说就是对孝文帝路线的继承。宇文泰和苏绰在孝文帝路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援用周代官制,在西魏时期推行了这种周官制度。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西魏、北周继承和发展了北魏的国家正统。宇文泰的政权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内部团结,应对与东魏和北齐的战斗。
苏绰制定的六条诏书倡导“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要求各级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做好准备。据说宇文泰要求各官员牢记这六条内容,不能领会其精神的地方官不得任职。而六条诏书和《周礼》六官制存在一定的联系。
周礼的影响表现在理念和官制等各个层面,进而涉及当时最重要的军队制度。西魏鲜卑族的士兵很少,单靠鲜卑族军队难以与东魏的军事力量相抗衡。因此,政府也从汉人中征兵,努力增强军队的实力。宇文泰在军队中设立六位柱国大将军,六位柱国大将军以下各设置两位、共计十二位大将军,十二位大将军以下各设置两位开府仪同,共计二十四位开府仪同,组成二十四军。二十四军制也被认为是 的源头,这种军队制度成功地集聚了胡汉的力量,为西魏和北周的兴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军队以六、十二、二十四等六的倍数构成,这显然是源于周礼的思想:天子六军的思想,即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周王统率六军。
可见,西魏、北周深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渊源《周礼》的影响。正是通过结合《周礼》中的政治思想对内部进行改造整合以及制度建设,使得王朝的蒸蒸日上,日后超越北齐,惠及四代(西魏、北周、隋、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