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襄樊战役的过程如何?造成了什么影响?
2663
1948年7月2日,六纵指战员自豫西唐河地区向老河口长途奔袭,当日抵达老河口时,守敌一六三旅四八七团已向谷城撤退,六纵即渡汉水跟踪尾追。陕南军区部队从湖北均县草店隐蔽东进,司令员刘金轩命令郧白团两个营到老河口以西汉江两岸堵击可能西逃之敌,命令三十四团攻击石花街。7月3日拂晓,陕南十二旅三十四团一营向谷城西过山口的守敌发起突然攻击,将一连敌人大部歼灭,占领了该阵地。谷城县城守敌闻知解放军到来惊慌失措,慌忙弃城向老君山逃跑。这时刘金轩司令员急令三十五团和郧白独立团一部,由 城渡河,迅速向老君山侧背后迂回,截断敌南逃之路。
3日14时,三十四团在六纵一部和三十五团的配合下,前后夹击,将敌一六三旅大部歼灭,俘敌副旅长阎官禄以下官兵1800余人。与此同时,桐柏三分区八十五、八十六团在太平店全歼敌一六四旅一个连后,在炮火的掩护下,渡汉水西进,截击谷城南逃襄阳之敌,于白虎山全歼一六三旅1个辎重营。桐柏军区二十八旅则进至樊城以东张家集一带,牵制监视襄阳之敌。至此, 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
撇城攻山,“刀劈三关”
解放军以神速动作歼灭谷城和从老河口逃出的敌一六三旅主力后,按预定计划于1948年7月4日、5日夜晚,沿汉江两岸隐蔽地向襄阳靠拢。
襄阳地形险要,当地百姓称“铁打的襄阳”,易守难攻敌有重兵扼守,更增加了我攻坚难度。这时六纵队初出大别山区,无重炮支援攻城,部队兵力不足,全纵只有6个团(3个留大别山),敌我兵力对等,且携带的炸药、子弹亦很少,加之时间紧迫,有敌援兵来击之顾虑。在此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襄阳攻城作战前线指挥,六纵 司令员,凭借自己以往的作战经验,从客观实际出发,采纳部属的建议,以战将的胆略,高超的指挥艺术,破历史上攻襄阳,先攻山后攻城的陈规惯例,研究创造采取了刀劈三关,打开走廊通道,以少数兵力、火力扼制山上的敌人,主力逼近城垣,“猛虎掏心”,撇山直接攻城的新战法进行攻城。这一着,实在高明,做到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彻底粉碎了敌人凭借外围高地消耗我军,拖延时间固守待援的企图。其次我将攻城重点放在西面,即可避开设防坚固的城南高地,直接击中敌人的薄弱要害,同时也赢得了时间,变不利为有利。
我军于7月6日完成对敌合围,7日各部小部队及侦察分队与敌接触进行战斗侦察,进一步查明了敌情、地形。8日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与会者听取了参谋处长贺光华对情况的介绍,经充分讨论,王近山司令员当即决定了攻城的作战决心部署,上报刘邓首长批准。其部署是:“17旅担任主攻,刀劈三关打开攻城突破口”。首以一部兵力攻占琵琶山、真武山,集中主力于西门实施主要突击;以陕南十二旅和桐柏3分区部队佯攻城南高地,迷惑牵制敌人;以18旅一部兵力插入东关,钳击敌人,以16旅为预备队。为确保各部队很好地协同作战,纵队决定在突破阶段由17旅旅长 同志统一指挥,纵深战斗由第16旅旅长 同志统一指挥。
遵照作战计划,第17旅认为攻打琵琶山和真武山,开辟城西走廊通道,是实现整个攻城计划、击破襄阳防御链的首要环节。8日黄昏,17旅以50团2营首攻琵琶山。该山守敌为104旅15团1个加强连,是敌城西的一个重要防御支撑点,构成以地堡、碉堡为核心的环形防御阵地。因2营组织不够充分,攻击未奏效。12旅攻下黑虎垭山。9日,17旅继以49团3营攻击琵琶山,该营经充分准备后,在4门大炮火力掩护下,在团长苟在合同志亲自带领下,于18时30分对敌人发起勇猛进攻,经15分钟激战,即全歼守敌,全部占领阵地。团长苟在合同志在敌人的阵地上踏响了地雷,光荣牺牲。刀劈第一关获胜。
10日晚,17旅以49团2营攻击真武山。该山守敌为104旅15团3连及1个重机枪排,筑有近30个完备的永久或半永久性的地堡。2营受领任务后,预先按照敌设防情况堆置沙盘进行反复研究,并选择相似地形反复进行实兵推演,从班到营都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从干部到战士,对任务和战法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从而大大增强了全体指战员的必胜信心。19时20分该营在炮火掩护下对真武山守敌发起了进攻,采取小兵群机动灵活战术,用炸药包炸敌地堡。在20分钟内接连摧毁敌人18个地堡,战至20时许,全部占领阵地。刀劈第二关再胜。
同夜,17旅50团1营乘机攻克城西之张堂村,歼敌一个排。战斗中副团长杨毅同志英勇牺牲。我49团连劈二关,皆胜,为打通城西走廊立了首功。此后,李德生旅长和49团干部集中全力进行刀劈第三关即攻城打开突破口的准备。在此期间,陕南第十二旅和桐柏3分区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分别攻占了凤凰山和铁帽山,歼敌一部。汉水北岸兄弟部队亦歼敌一部。这些都有力地配合了打开走廊的战斗和攻城的准备。这一连串的胜利,给以敌沉重打击, 急令第164旅放弃樊城,撤入襄阳加强守备,企图固守襄阳。
根据战局的发展,刘邓首长及时发布命令对作战部署进行调整,令汉水北岸的桐柏军区第28旅南下东津湾,集中全力围攻襄阳,我军乘胜袭取东关。10日夜,我六纵以18旅在桐柏3分区部队攻打文壁峰为掩护,以秘密隐蔽的行动,绕过文壁峰,沿汉水西岸河堤北进,接应桐柏第28旅自东津湾西渡汉水建立东关攻城出发阵地。这一突然、大胆的行动,大大地震惊了敌人,康泽深感“处境危殆”,日以数电向 呼救,却不敢出城反扑。11日夜,陕南第12旅接替第18旅移至城西南尹家集地区为总预备队。同时,17旅经过两天土工作业,完成了两条交通沟,直抵西关。13日夜,第50、47团各一部经充分准备,沿交通沟攻占了西关铁佛寺和同济医院,歼敌409团2营,歼敌百余人,建立了总攻的主要攻城阵地,为攻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我47团乘胜攻克秋树下,开辟了西北角攻城的出发阵地。我50团攻占西关后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西门外横跨三道外壕的大石桥,作为总攻时接近西门的跳板。刀劈第三关,抵近襄阳城垣。
至此,襄阳城已直接暴露在我军攻击锋芒之下,耸峙于城南的大山,已完全丧失其屏障襄阳的作用,守山之敌的补给也陷入了困境,康泽也智穷力竭,无法摆脱覆灭的命运,遂急电 求救。蒋复电:“共军必无远射程炮和重武器,弃山守城,固守待援”。14日17时,城南高地之敌在其空军掩护下,撤入城内。这样,我军又不战而取得了 山和虎头山。至此,襄阳外围作战遂告结束。
浴血攻城,围歼守敌15日,解放军对襄阳城发动总攻。兵力部署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方法,把六纵队全部使用在突破口——西门上,陕南十二旅从东北角进攻,桐柏二十八旅从东南角涉水登城。15日20时20分,六纵以各种重武器轰击西门及两侧,共摧毁了西门前后及以北的5个炮楼、3个地堡,掩护工兵连续爆破4次,突击队则乘敌被震昏与烟雾弥漫之际,发起冲锋,顺利通过百米长的大石桥,突击到城墙下。在登城云梯被炸断的情况下,采用搭人梯的办法迅速登上城头,并连续打垮敌人的10余次反扑,巩固了突破口 。
与此同时,从东北角攻城的陕南十二旅三十五团和从东南角攻城的桐柏二十八旅八十三团也在经过激烈战斗和付出重大牺牲之后,相继登上了城头。
入城后,3支部队按预定计划分路并进,勇猛穿插,将敌人分割包围,很快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使敌人互不相顾,陷于瘫痪。经通宵激战。16日上午,我军完全控制了襄阳城,各部会师后,包围了位于杨家祠堂的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杨家祠堂是个四进式院落,成正矩形,四周没有民房。祠堂四角筑有坚固的两层碉堡,中心筑有一个三层主碉堡。从司令官住所到主碉堡有坑道相通。15日夜我襄樊战役是我军自开辟桐柏山革命根据地以来取得的一场最大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的胜利。从襄樊战役胜利对当时解放战争的推进意义来讲,它为我军迫使敌军“汉水防线”全面崩溃,进一步突破敌军“长江防线”、“大巴山”防线,使我军开辟汉水中段新区,变汉水为内河作战,建立战略前进基地,东逼武汉,南渡长江,西进入川,以及遏止敌军北上,配合华东野战军豫东作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襄樊战役是当年闻名全国的“五路大捷”之一,是我军“十大城市攻坚战”之一。由于战役开展期间我军因时而变,采取了“撇山攻城”的超常规战法, , 总司令誉称此次战役为“小的模范战役”。党中央在祝贺襄樊大捷的电文中指出:“这一汉水中游胜利,歼敌2.1万,解放城镇7座,……对于中原战局的开展帮助甚大。”军突入城内,康泽就躲进坑道里,只有 坐镇中心碉堡指挥。一夜电话不通,也不知情况如何。16日晨,司令部的人从碉堡顶上往四门看,只见城墙上竖着白旗,才知道襄阳城已被解放军控制,他们成了瓮中之鳖。下午攻击开始,我军使用工兵爆破、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打响,司令部内的军心完全崩溃了。大家推举代表去和康泽、郭勋祺谈判,要求放下武器,争取宽大。康泽在中心碉堡里戴着钢盔,不肯说话,其实是吓呆了。郭勋祺还要顽抗,指挥机枪手射击。没多久解放军就冲进院内,一颗手榴弹塞进碉堡的射击孔,轰隆一声巨响,碉堡底层的人非死即伤,有的哭喊着“缴枪不打呀!”郭勋祺被迫走出碉堡,随后,康泽也被我军活捉,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