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韶:北宋存在感很低的名将,历史上的他实力有多强?
2830
你们知道王韶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 它也搞不定。由于北宋军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北宋历史上的 也屈指可数。除了开国的那批将领之外,留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恐怕也只有一个 了。可事实上,北宋中后期还出现了一位存在感很低,但功绩却在狄青之上的名将,他的名字叫王韶。
王韶出生于 天圣八年(1030年),早年他苦读诗书,终于在27岁那年 及第。因此,王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将,而是由文人出身,这一点对重文轻武的北宋王朝来说尤为重要。
王韶在考取进士后当了一个小官。没过多久,他又希望自己在仕途上能有更进一步发展空间,于是就参加了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制科考试,然而这次考试他却落选了。
按理说,考场不如意是很正常的事情,可王韶在经历了这次挫折后却心性大变。他放弃了原先的小官不做,跑到大宋西境到处游荡,深入了解西北边疆的 ,并时刻关注着西夏、 、羌人等外族的动向。
如果王韶遇上的只是一位守成之君,那么他在西北的种种见闻就基本没用武之地。然而幸运的是他在38岁这一年遇上了北宋中后期最有开拓进取精神的 。
熙宁元年(1068年),王韶向宋神宗献上《平戎策》三篇,详细陈述了一步步攻取西夏的策略,其中核心观点是建议朝廷攻取现正处在分裂之中的河湟吐蕃,因为只要北宋占据河、湟二州之地,就可以对西夏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王韶的《平戎策》让宋神宗眼前一亮,同时也获得了宰相 的高度赞赏。就这样,王韶被任命为西北秦凤路主管的职务,主持 (又称“河湟开边”)事务。
当时绝大多数的宋军自由散漫,战斗力只能用 来形容。然而,王韶精心组建的通远军却像是另类的存在,全军纪律严明,将士们个个斗志高昂。
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率军深入茫茫大漠,与羌人军队展开对决。在抹邦山、竹牛岭一带,羌人借着地势居高临下对宋军形成压制,宋军进攻受挫,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士兵开始产生脚底抹油跑路的想法。就在军心不稳之际,文官出身的王韶身披战甲,亲自冲上了最前线。他对全军下令说:“兵置死地,敢言退者斩!”在王韶的表率作用下,宋军将士纷纷展现出了“ ”的架势。结果宋军逆势翻盘,大败羌军,史称“洮西大震”。
“洮西大震”之后,王韶开启了熙河开边,百战百胜的骄人战绩。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王韶率军转战1800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虽然狄青是北宋中期知名度最高的将领,但与王韶的这一成绩相比,狄青的功绩也难免黯然失色。
“熙河开边”完成后,王韶被调回京师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后来“ ”失败,王韶作为王安石的支持者被贬黜。丰四年(1081年),王韶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王韶立下了如此旷世之功,但却被许多无耻文人黑成了是北宋灭亡的推手。这些人的想法是北宋占领了河湟地区后,被迫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以至对国家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按照他们的逻辑,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土皆尽可抛,这种人不知道是蠢,还是坏。没心没肺,却要学着别人去指点江山,真是可笑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