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刘盈继承位置外其他的儿子又是什么下场
1684
对 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登基,定国号为汉,最开始定都洛阳。他即位以后,册立 为皇后, 为皇太子。刘盈是刘邦的次子,却是刘邦和吕雉唯一的儿子,因此从宗法上来说,刘盈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刘邦去世以后,刘盈继承了皇位,是为 ,但大权都掌握在 手上。后来吕后将 做成人彘,派人去请刘盈来看,刘盈得知以后大病一场。从此刘盈便借酒浇愁,最后抑郁而终,年仅二十四岁。
其实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只有刘盈一个嫡子。那么除了刘盈继承皇位外,其余七个结局如何呢?可能有人会想,应该都被吕后所害了,但并非所有人都被吕后所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长子刘肥
生母为曹氏,他是刘邦第一个儿子。刘邦在登基以前,就与曹氏住在一起,后来就有了刘肥。吕雉嫁过来的时候,刘肥就已经出生了。后来吕雉生下刘盈,兄弟俩共同成长,感情十分要好。
六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后来刘盈即位,刘肥按例进京朝见。刘盈看到大哥后很是开心,便坚持要以家人的礼节,让刘肥坐在上首。此举引起吕后不满,于是准备杀掉刘肥。
吕后派人送上毒酒给刘肥,刘盈心知母亲心思,主动拿起酒杯要饮。吕后见状急忙起身,打翻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从而逃过一劫。经过此事后,刘肥对吕后心生恐惧,找人商议保命之策。
最后在 内史士的建议下,刘肥主动将封地中的城阳郡,送给吕后的女儿 。吕后对此十分满意,便将刘肥放回齐国,刘肥得以保命。汉惠帝六年,刘肥去世, “悼惠王”,其子刘襄继承王位。
次子刘盈
汉惠帝,前面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多加赘述。
三子
宠妃戚夫人的儿子,被封为赵王。刘邦在世的时候,屡次想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过出于群臣与吕后的阻止,刘邦没能得偿所愿。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吕后对戚夫人母子心存怨恨。
刘邦去世后,吕后便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并让她每天舂米。戚夫人不满吕后报复,作出一首《舂歌》,吕后得知 ,随即派人召回赵王刘如意。刘盈害怕弟弟惨遭毒手,亲自将其接回,每天与他同吃同住。
可惜最后还是被吕后找到空隙,将刘如意害死。刘如意死后,戚夫人也被做成人彘,这母子俩的结局算是最为悲惨的。
四子刘恒
生母为薄姬,母子俩并不受宠,因为薄姬只被刘邦宠幸过一次,而刘恒的封地,又是离长安很远的 。不过出于这个原因,令母子俩逃过了吕后的报复。刘邦去世后,薄姬与儿子去往代国生活。
被平定后,众人共同拥立刘恒登基,是为 。汉文帝励精图治,使西汉逐渐走向富强,“ ”由此拉开序幕。后元七年,汉文帝于 驾崩,谥号“孝文 ”。
五子刘恢
生母不详,被封为梁王。吕后掌权后,将赵王刘如意害死,便让 担任赵王。刘友去世后,又命刘恢迁往赵地任赵王,梁王便由 接管。刘恢到达赵地后,仍然没有脱离吕后的监管,并且逼迫他娶了吕产的女儿为王后。
其实在此之前,刘恢已经有了心爱之人,吕王后出于嫉妒,请求吕后相助。在吕后的指使下,刘恢的爱妃被毒死。刘恢接受不了心爱之人被害,更是受不了吕后一手遮天,奈何他 。
最终 的他,选择殉情而死。尽管刘恢已经自杀,吕后仍然不肯放过他,不仅不准将他奉在宗庙,还废除其国,甚至不给他过继儿子,以致刘恢绝嗣。
六子刘友
生母不详,被封为淮阳王。赵王刘如意被害死后,吕后改封刘友为赵王,同时逼迫其娶了吕家女儿为王后,经历与刘恢很相似。而刘友也和五哥一样,不喜欢吕家的王后,从而遭到吕王后的报复。
吕王后诬告刘友,说他想在吕后死后对付吕家,吕后便派人将刘友抓起来,不准他吃喝。最后,刘友因幽禁而被活活饿死,仅以平民身份,被葬在了百姓的坟墓旁边。
七子刘长
生母为赵姬,被封为淮南王。赵姬原本是赵王的美人,后来被刘邦纳入后宫。赵姬怀孕的时候,正好因 丞相谋反一事被囚禁,吕后嫉妒她怀有龙嗣,不肯出面求情。最 姬在狱中生下刘长,自己自尽以证清白。
刘邦对赵姬心怀愧疚,便将刘长交给吕后亲自抚养,出于这个原因,刘长没有遭到吕后迫害,从而顺利熬到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即位后,刘长仗着自己是其兄弟,便目中无人,常常直呼汉文帝为“大哥”。汉文帝念及他是自己兄弟,并没有多加怪罪,因此朝中大臣都对刘长十分忌惮。
文帝六年,群臣上书告发刘长,称他在封地不尊法度,模仿天子声威,实属 。然而汉文帝不忍处死他,只是废掉了刘长的王位。群臣不满这一处罚,再次上书请求将刘长遣往蜀地,汉文帝应允。
在遣往蜀地的途中,刘长不忍受辱,于是绝食而亡。汉文帝知道后十分伤心,将刘长的四个儿 分别封了侯。
八子刘建
生母不详,被封为燕王。史书关于刘建的记载不多,只知他于吕后七年去世,但此事与吕后脱不了干系。因为在刘建去世后,吕后派人杀死刘建的儿子,并废除其国,因此刘建没有后代。
由此可见,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只有一半是被吕后所害。其中刘肥、刘盈、刘恒、刘长四人,皆因不同原因免遭毒手。所以说,吕后掌权后,将刘邦所有儿子都害死的言论,确实有些言过其实了。
(参考文献《汉书》《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