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被认为是“智障”的李忱,为何继位后成了圣明之君?
3996
死后,他的叔叔光王 在宦官马元贽等人的拥立下继位,史称 ,大唐覆亡前的最后一缕绚丽光彩照耀神州。
李忱的身世和经历颇负传奇色彩。他是 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 是个宫女,身份低下,所以连带着李忱也不被皇室中人重视。即使李忱后来被封为光王,但也没享受到王爷的荣耀,反而成为皇室宗亲经常嘲讽的对象。
唐宣宗李忱
李忱从小不爱多说话,加上周遭环境不好,所以更加 ,显得有些木讷,宫里的人都认为他有些“智障”。他的两个侄子 文宗 、武宗李炎经常在酒宴场合逼他说话,以此为乐。豪爽开朗的李炎,对傻乎乎的李忱叔叔更是瞧不起,经常捉弄他取乐,把他当成小丑一般。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在勾心斗角、骨肉相残的宫廷争斗中,有时傻子不被人重视,反而能保平安。李忱就靠着一幅傻样,平平安安活到了公元846年。这一年他侄子唐武宗李炎去世,36岁的傻王爷李忱被大宦官马元贽看上,心里盘算着这位傻子当了皇帝,不是更好控制吗?于是阴差阳错中,傻人李忱登基当上了皇帝,史称唐宣宗,改年号为大中。
谁也没有想到,一上台,宣宗李忱的表现让人 ,“智障”王爷变成了神武睿智的圣明皇帝,多年的装疯卖傻、多年的隐忍化作了革旧布新的果敢行动,开 了大唐最后一个盛世—大中之治。
“牛党”领袖牛僧孺
以雷霆手段解决“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指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与以 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已持续了将近40年, 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的感叹。针对这一顽疾,李忱即位不久就将唐武宗时的重臣李德裕及其同党清除出朝,大力起用 出身的牛党成员,一举消除了为患 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他的雷霆手段连李德裕的对手牛僧孺都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李党”领袖李德裕
选人用人慎之又慎。李忱从小爱读《贞观政要》,深知选人用人的重要。他任用宰相,一定要由自己亲自甄选,确认没有朋党之嫌才肯任命。最初他想用 为相,但下诏时,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李忱惋惜之下写了《吊白居易》,深表怀念之情。李忱还特别重视地方官员的选用,他要求地方最高长官刺史人选确定后,不准直接去上任,必须来京师当面接受他的考察,考察通过后才能去上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酷吏害民、庸吏误民。
严明法纪不留私情。李忱自律甚严,对身边人也是管束严苛,按律执法毫不留情。有个艺人祝汉贞会演诙谐无比的滑稽戏,李忱很喜欢。但有一次祝汉贞表演触及了政事,李忱立即翻了脸,怒道:“朕养着你是为了 ,你怎么能干预朝政呢!”从此便疏远了他。还有一个乐工罗程,弹得一手好琵琶,也深得李忱宠爱。但罗程恃宠跋扈,竟然因为一点小事杀了人,被关进大牢。有人为他求情,李忱说:“你们怜惜的是他的才艺,而我怜惜的是祖宗的法度啊。”果断下令按律法将罗程杖杀。
对身边的宦官们,李忱也是严加管束,尽力抑制宦官势力的进一步膨胀。宦官内园使李敬实非常嚣张跋扈,遇到宰相郑朗也不下马,李忱让人立即剥了李敬实的官服,发配到南衙当贱役。李忱还规定,凡是地方节度使有罪,宦官充任的监军都要连坐。通过这些措施,宦官问题虽未能全盘解决,但还是收到了一定成效,赢得了民众的称赞。
善于纳谏平易近人。李忱对太宗善于纳谏的胸襟风度非常仰慕,他即位后就拜直言敢谏的魏谟为相,这个魏谟就是历史上著名谏臣 的五世孙。其他宰相进谏,怕皇帝不高兴,往往说得比较委婉,唯独魏谟开门见山,无所顾忌,一针见血。李忱常常感慨:“魏谟有他祖辈的风范,真让人看重呀!”
李忱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宫中一些杂役、宫女,只要李忱见过一面,就能记住对方的长相、名字和他所管的事,从来没有弄错过。有些宫人生病,李忱还会派御医为他们看病,甚至亲自前往探视病情,赏赐一些东西,这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他还让人秘密编写了一本《处分语》,记载各州的 和民生利弊,专门供他阅览,以便及时了解地 情妥善应对。
外破强敌内平藩镇。李忱执政期间命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出兵北上,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消除了北方的军事威胁;鼓舞河西民众积极反抗 统治,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等十州,被吐蕃占领近百年的河西地区绝大部分重新回到大唐。在内部藩镇治理上,李忱毫不妥协退让。公元858年后,因为管理不当,宣州、湖南、广州、江西等地藩镇相继发生叛乱,李忱任用崔铉兼、温璋等人为将,果断平定了各州叛乱,维护了中央集权。
李忱虽然治国有方,但有一样毛病,就是迷信仙丹灵药,渴求长生。公元859年五月,李忱食用仙丹中毒,病情不断加重,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李忱驾崩,享年五十岁。
李忱在位期间,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本已衰败的唐朝政局呈现出“中兴”局面。因此,有些史家对李忱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开创 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人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