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来有机会杀刘备曹操最后为什么放弃了

165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 和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七年之后,恢复了元气的曹操挥师西进,于公元215年击败 ,攻克汉中。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汉中与曹操的老对手刘备的地盘蜀国毗邻。

image.png

更重要的是,现在刘备的情况很不妙。

就在去年,刘备去年刚刚用欺诈手段从 手里夺得蜀地,人心尚未归属,现在忽闻曹操大军攻克汉中,蜀地震恐,当时就有线报,一日之内,蜀地竟然发动数十起暴动事件。

面对这样一个接近崩溃,几乎唾手可得,而又十分富饶的蜀地,曹操手下谋士刘晔建议发动进攻。

但曹操竟然说,人不能太贪心,既得陇,何必再望蜀。

七天之后,又有蜀地动乱消息。曹操再次询问刘晔,刘晔认为蜀地局面已经好转,失去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于是,曹操领兵返回。

image.png

七天的时间里,一个动乱到接近崩溃的局势能够好转吗?当然不可能。而且线报里已经说了,蜀地不断发生动乱,刘备靠军事镇压才勉强稳住局势。

那么当初主战的谋士刘晔为何改变了说法呢?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因为刘晔看出曹操内心无心再战,他说出那样的话,不过是为曹操的退兵找个台阶下而已。

灭“大耳贼”刘备一直是曹操多年的心愿,这一次的机会这么好,曹操为何放弃了呢?

四年之后, 利用洪水优势,围困樊城,中原局势紧张,以至于曹操甚至考虑迁都,可见当时局势之危急。为此,曹操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挽救樊城,挽救中原危局。但有个谋士提出了一个牵强的理由之后,曹操竟然不去了,只是派其他将领南下。

image.png

曹操的这两次表现有些令人失望,想当年在讨伐袁绍、吕布、张绣、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曹操基本上都是亲自领兵作战,他根据具体情况,时而声东击西,时而避实就虚;时而埋伏,时而包抄,时而突袭,时而离间,时而劫粮,时而攻彼救此,时而弃物诱敌。那时的曹操何等果断,何等英明,又何曾有过半点退缩。

然而,这两次曹操是怎么了?

答案有些令人心酸,因为曹操老了,英雄进入了暮年。公元155年出生的曹操,攻克汉中时已经60岁了。如果时光能够再退回20年,曹操一举攻克蜀地,拿下荆州。那么 、刘备也许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再来一次赤壁之战了,那么赤壁之战后形成的 鼎立局面可能就会改变,那么曹操统一中国的愿望可能就可以实现。

然而,虽然写过“ ”的曹操,实际上雄心已经不再,或者至少雄心没有那么强烈了。

人怎么能够超越年龄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会衰退,人关注的兴趣会发生变化,人的精神状态会衰退,人的意志力、执行力会衰退,人的雄心壮志在失去能力支撑的时候也会衰退。

这就是曹操的悲哀,也是诸多英雄的悲哀。在曹操的诸多谋士中,刘晔并不是最突出的,刘晔能够发现的战机,曹操当然也能看到。

image.png

但是此时的曹操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魄力,只能悲哀地看着统一天下的机会白白流逝,看到自己的理想今生永难实现,最后甚至要靠刘晔的一句谎言,来作为自己退兵的理由。

就在关羽围攻樊城的第二年,即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溘然长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盛唐诗人王昌龄为何被世人称作七绝圣手?

盛唐诗人王昌龄为何被世人称作七绝圣手?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义军叛乱元朝为何只追着陈友谅不放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义军叛乱元朝为何只追着陈友谅不放

阿金库尔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阿金库尔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