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功臣,为什么会被陷害致死?
3920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 开国功臣刘文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晋阳举兵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时怎么样处置 派在 的两个眼线,也就是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隋炀帝对李渊并不放心,让着两个人随时通风报信,所以必须铲除这两个人,所以在举兵之前多少感觉到了李渊的异志,在这种情况下先下手为强,李渊在晋阳宫布置好人马,然后召王威高君雅一块议事,相谈甚欢。
这个时候刘文静带领着一个叫刘政会的地方官走了进来,刘政会说“我要举报谋反,而且手里拿着状纸,李渊听完假装 ”状纸上面写着“王威和高君雅勾结 内侵”王威当时就喊“这是反贼想谋害我等”。此时的 已经帅兵把整个晋阳宫包围起来了,刘文静将王威高君雅逮捕入狱,太原城内人心惶惶,更巧合的是突厥这一天真的入侵来了,等于落实了王威和高君雅的罪名,于是被李渊斩首。然后举起了义旗,刘文静在整个建国战争中执干戈为王前驱,功劳很大。
比如在对隋军主力屈突通的战斗当中刘文静戮力苦战,这一仗打得十分艰难,刘文静差点把命丢在战场,三座大营被拨了两座,岌岌可危,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方主帅命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休息,刘文静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率领残兵败将从背后袭击正在休息的敌军,俘虏了屈突通,就这样扫清了通往长安最大的一个障碍,刘文静在起兵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还不止一次。
另一件事情商业体现了他的价值,太原举兵之后李渊除了的首要敌人 以外,还有一个强敌 的突厥,突厥雄踞北方草原 实力强劲,草原 骁勇善战,而且机动能力特别强,对李渊来说突厥也必须笼络好,于是刘文静去劝李渊笼络突厥说“与突厥相结 资其士马以益兵势”与突厥结好为盟并且向其借兵。李渊其实不情愿但是形势所迫,他委任刘文静出使突厥并且给突厥可汗写了一封信,而且还带了很多的金银财宝,在去之前他曾经给刘文静交代了一个先决条件“多要马 少要兵”。刘文静到了 面前强调拿下长安城之后所有的金银财宝归你们突厥,始毕可汗 答应了刘文静的请求,最后刘文静带着2000匹战马和500个突厥来见李渊。
刘文静在太原起兵乃至大唐建国过程中都是分量很重的人物,是功臣当中的佼佼者,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李渊却在建国后不久就把他杀害了,建国之后刘文静位高权重,也取得了很多政绩,此时的裴寂是群臣第一,曾经是与刘文静是挚友,也是 最信任的人,刘文静十分不服,无论是智慧才干以及战场上的功劳刘文静都要强,但裴寂就是官高一等,以至于后来两个人闹的不可开交“寂有所是 文静必非之”,皇帝对刘文静越来越厌恶。
有一次刘文静和自己的弟弟刘文起一起喝酒,喝多了之后刘文静开始发牢骚,突然起身拔起腰刀一道砍在柱子上说“必当斩裴寂耳”。这些被刘文静的小妾看在眼里,因为失宠此女报复心极强,有一天小妾的哥哥来看望她的时候她就把这件事说了,他哥哥出去之后就告发了刘文静,一直告到了唐高祖李渊那里,李渊听完 命令把刘文静关起来,并派裴寂和 审理此案,唐高祖这是明摆着想至刘文静于死地。
当时朝廷中也有反对意见,跟裴寂审理此案的萧瑀和大臣 持反对意见,尤其秦王李世民,竭尽全力去劝说皇帝不要杀刘文静,这个罪不该致死,但裴寂这头不停的煽风点火,于是乎判了死刑,最后刘文静被推上刑场即将开刀问斩的时候刘文静仰天长叹“高鸟尽 良弓藏 此言非虚”。
刘文静之死表面上看是失宠小妾报复,然后和他有矛盾的裴寂在一旁煽风点火最终导致唐高祖李渊对刘文静痛下杀手,但事实真相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李渊警告秦王府,另外一种刘文静之死与突厥有关,刘文静从狱中会晤那次开始就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始终跟随李世民是秦王府核心成员,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矛盾不是私人恩怨二世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高祖在此时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太子与李世民是有矛盾的,所以刘文静之事应该是被看做唐高祖借此来警告一下秦王,尤其是案件审理过程中替刘文静说话的萧瑀都是李世民的人,李世民本人也出动给刘文静说情,由此更加印证刘文静之死与派系斗争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