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羊肉泡馍的起源地是哪里?唐朝时候有羊肉泡馍吗?
3416
羊肉泡馍的起源地是哪里? 时候有羊肉泡馍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羊肉泡馍是一道陕西名菜,其中西安的羊肉泡馍最为出名。在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也出现了羊肉泡馍,不过唐朝时期真的有羊肉泡馍吗?其实羊肉泡馍并不是什么做法很复杂的菜,唐朝人说不定也会拿饼和羊肉放在一起吃,不过羊肉泡馍真正成为一道菜品恐怕并不是在唐朝。而且羊肉泡馍的起源地也并非西安,准确来说西安的吃法算是另一种菜品,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长安十二时辰》第14集,龙波在一家名叫“余记泡馍”的饭馆吃拉条子(据说他吃的是拉条子)。
好了,这家店卖的是羊肉泡馍,那么羊肉泡馍这个东西,在盛唐有吗?
根据有记载的历史,羊肉泡馍起源于北宋。这句话说的圆乎一点呢,可以说,羊肉泡馍这道食物,形成于北宋。至少在有记载的书中,看不大 的记录。
冯梦龙有一本书,叫《警世通言》,里头记录了一个故事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当年 还是个待业青年,四处寻求机会。后来来到山西太原的清油观,发现观中有一位遭强盗抢劫的女子,于是拔刀相助,并且护送女子回家。后来赵匡胤回程路上, ,从怀中掏出俩硬馍啃。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在煮羊肉汤,于是舍给他一碗,赵匡胤就着羊汤吃完硬馍,吃完精神饱满。后来赵匡胤当了 ,始终忘不了这个吃法。于是,羊肉泡馍也便风靡全国。
几年前,第一次吃水盆羊肉的我着实有点困惑:这不就是羊肉和汤多一点、碗大一点的羊肉泡馍吗?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唯一的区别似乎就是馍的出场顺序有点不同。
羊肉泡馍用的“饦饦馍”,最早由阿拉伯人的大饼“Turml”音译而来,用九分死面加一分发面烙成,质地偏硬且带着韧劲。上桌的时候还是生馍,不能直接吃,要先将馍掰成拇指大小的块,再由后厨经大火猛煮进行二次加工——这种由食客与厨师合作的烹饪方式,放到世界饮食文化的范畴来看都不多见,也是我觉得吃泡馍最有意思的地方。
而吃水盆羊肉的程序要相对简单一些。羊肉连大碗带汤端上桌,汤宽而清。一碗水盆配两个月牙饼(一种发面的馍),一个撕成小块泡进汤里吃(注意,这里是撕,不是掰,可以体会一下两者质感的不同);另一个用筷子剖开,夹进羊肉和小菜。一饼可以两吃。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关键问题其实并不是馍的出场顺序,而是烹饪方式。真正将馍“泡”着吃的是水盆羊肉,而被大家称作羊肉“泡”馍的那个,更贴近于羊肉“煮”馍。
其实,“煮馍”这个称呼在西安其他以馍为主的食物中也有使用,比如“三鲜煮馍”,工序和羊肉泡相似,但要有特定的配料才能称之为“三鲜”;按照这个思路,“小炒泡馍”和“葫芦头泡馍”也属于煮馍的一种。
“羊肉+馍”这种吃法的起源非常早。 在西府做官时就写过“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羊羹”指的就是羊肉泡馍,但这并不是此类食物最早的叫法。最早的还是水盆羊肉,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
看得出来,水盆羊肉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很多本地人认为,这才是陕西真正意义上的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到底出自哪里?
说起水盆羊肉,就让人想起了年初的《舌尖3》,其中引发争议最大的一集就是西安回民街的水盆羊肉,节目里颇有点以此为水盆界标杆的意思。
这一集为啥最受人诟病?
因为水盆羊肉起源于西安东边的渭南,是一种汉民发明的美食,跟回坊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以渭南下辖的蒲城、澄城和大荔县一带为最佳。连度娘都说了,这里才是水盆羊肉的发祥地,也难怪东府人民看了《舌尖3》气得想掀桌子。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水盆羊肉在当地的叫法就是“羊肉泡”。当地人吃水盆羊肉会说:走,咥羊肉泡去!所以,水盆羊肉只不过是羊肉泡的另一种称呼而已。
听一个澄城的朋友说,90年代,县里才出现了西安那种羊肉泡馍,直到现在,当地人都是以“煮馍”来称呼这个外来的兄弟,而水盆羊肉一直稳坐“羊肉泡”的名号,二者绝对不会混为一谈。
在东府的羊肉泡里,羊肉才是最大的主角(而不是馍),论任性吃肉,东府人岂非 。(这也是《舌尖3》里说水盆只放3片肉惹来嘲笑的原因)和西安羊肉泡能当一日三餐也不一样,东府的“羊肉泡”是绝对的早点,最晚过了中午十二点基本上就见不到了,就算有,当地人也会以“成色和味道不行了”为由,拒绝赏光。
西安的朋友曾这么给我解释过羊肉泡和水盆羊肉的区别:羊肉泡是回民美食,吃的是馍的筋道,而水盆羊肉起源于汉民,吃的是肉和汤的鲜美。我认为解释的也很到位了。
下次来西安,除了要去回坊尝尝本地的羊肉泡,也别忘了吃一碗水盆羊肉,大口喝汤、痛快吃肉,这才是关中人心目中那碗真正的羊肉泡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