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亮和侯君集都犯了谋反的罪,为何李世民对他们的态度不一样?
4405
和 都犯了谋反大罪, 为何对他们两种态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龙椅。
革命成功了,那自然要大摆庆功宴,功臣们也要论功行赏。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们,下诏修建凌烟阁。
在阁中,陈列着由大画家 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画像的比例为真人大小,他们都面朝北面站立,以示对皇上的尊敬。
在凌烟阁众功臣里,张亮在武将里的排名,高于侯君集、程咬金、李勣和 等人,说明他功劳甚大,也说明很得李世民的喜爱。
为什么李世民这么欣赏他?还是因为他的忠贞不二。
李世民做秦王时,张亮不离左右。后来和太子 矛盾激化,李世民 ,派张亮秘密前往洛阳,联系山东的众豪杰,作为应付将来局面变化时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这么秘密的事情,却让齐王李元吉得知了,他跑到 面前告发张亮 ,李渊于是下诏,命有司拷问张亮。
身陷囹圄的张亮,此时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李元吉不失时机的亲自出马,来引诱张亮。明确告知他,如果他供出李世民,就将其无罪释放,可是张亮却不吃那一套。
大怒之下的李元吉,开始对张亮动用 ,一下子抽了他二百鞭子,其中有六根肋骨被打断。
但张亮真不愧是个铁汉,经受了这种酷刑后,仍然一字未吐。
拿不到证据的李元吉只好将其释放了。
这样的忠贞之士谁能不喜欢?
李世民大功告成之后,张亮被封为右卫将军、长平郡公。
在朝廷里张亮历任御史大夫、 、 尚书等职。
古代就讲究一个 ,有了高官厚禄的张亮,觉得应该好好享受一番生活了。
于是他抛弃了结发妻子,迎娶 接续。那李氏本是娇蛮淫荡女子,在小娇娘面前,张亮表现的是又爱又怕。
当年沙场驰骋时,张亮是一员不折不扣的猛将。
可有句俗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远离战场以后,听不见战马的嘶鸣声了,内心里也产生了厌战情绪。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决定征讨高句丽,张亮觉得这样穷兵黩武太不理智,于是进行了多次劝谏。
战将是一个角度看问题,皇上看问题更有自己的战略眼光。所以,张亮的劝谏都白费了。劝谏不成,那也不能躲着,得和君主共赴国难不是?于是自己请求随行。
既然是 自荐,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于是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
张亮率兵从东莱(今山东龙口)渡海至辽东,攻陷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屯兵于建安城下(今辽宁营口)。
可是,营寨还没有扎好,敌军就前来劫营了,大家都有些惊慌失措。
多年的养尊处优,增长了张亮床上的征战能力,却大大削弱了他的战场作战能力,甚至连和敌人对战的胆气也消磨殆尽。
面对敌军的迅猛攻势,此时的张亮和过去那个驰骋疆场的 简直是判若两人,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
谁知道他的这种表现,让手下以为是真正的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淡定!
由此,激发了士卒们的斗志。副将张金树鸣鼓奋击,士卒们冲锋陷阵,居然把敌军打得大败而逃。
这场战事的情况,后来被李世民得知了。那李世民年轻时就在刀尖上滚爬,他明白虽然张亮侥幸取胜了,但到底怎么回事,心里明镜似的。
战后,虽然再没有责备张亮,但张亮作为一个过去的名将,此时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分量,已经大打折扣了。
打完高丽回来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646年,陕州人常德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
其实此前关于张亮的种种传闻,早已到了李世民的耳中,但一直没有实据,李世民就没有动他。现在既然有人实名告发,李世民命丞相马周调查此事。
审理的结果,方士程公颖和公孙常均作证,说张亮谋反是实。
听到他们是证言,张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辩解说:“这不过是两个怕死的人在诬陷我罢了。”
他仗着过去立有大功,又对皇上有恩有义,便上书陈说缘由,请求皇上的宽宥。
接到张亮的条陈,李世民对群臣说:“张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要干什么呢?这正是他企图谋反的证据。”
说完就把此事交给百官,让他们来评议其罪。
多数人顺从李世民的意旨,主张诛杀张亮,只有将作少匠李道裕 ,他认为这个所谓的谋反罪名存疑。是不是有五百个干儿子,得进一步查证,在未查实之前,不能判他有罪。
李世民看到职位很低的一个小官这么直接顶撞自己,更加的生气。当年侯君集犯了死罪,众大臣异口同声要判他死罪,李世民还给大臣们做工作,要求网开一面呢。
现在有人替张亮说话,反倒加速了李世民痛下决心。
于是再没有仔细审问,下令斩于长安市上,并抄没了他的家产。
结语:
张亮到底有没有谋反?这其实并不重要了,主要看当时的环境就行了。
在此之前,和张亮功劳等同的侯君集参与太子 的谋反,那是坐实的,何况连侯君集自己都承认了。
由侯君集的谋反伤透了李世民的心,所以,他对自己以前的旧臣产生了猜忌之心,纯属正常。
其实一定要张亮的命,也是为了震慑一下别的武将:你们也都看清现实,老实一点,否则张亮就是你们的下场。
另外,一个武将怕死,这是最大的耻辱。征高丽时张亮的怯懦表现,时隔一年多了,李世民还记得呢。这次一并清算解决,也就一劳永逸了,省得留下许多罗乱。
于是,张亮就成了凌烟阁功臣中,第二个被杀的名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也是凌烟阁功臣中,死得最不值的一代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