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两位内奸是谁?他们为何背叛中方?
3268
《尼布楚条约》签订,康熙亲选两位西方翻译,却成中方最大内奸
《尼布楚条约》,又称《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政府和俄罗斯帝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同时也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
签订此条约的政府虽为清朝,但是在条约中使用的国名却是“中国”。中国主使索额图头衔为“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为中国特使,行使中国主权。
通过这份条约,中国和俄国清楚的划分了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归属中国,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则归属俄国。
这份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东北边境获得了一个较为长久的安宁期。但实际上这份条约的签订,中国还是吃了亏的,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己方使者团出了两个内奸。
这个两个内奸是西方耶稣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一个是葡萄牙人Thomas Pereira,一个是法国人Joan Franciscus Gerbillon,中国姓名分别为徐日升和张诚。
康熙是一个眼界开阔的帝王,在他当政之时,许多西方传教士受到他重用。徐日升和张诚精通天文,所以供职钦天监。因为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康熙赏识,成为皇帝近臣。
康熙派索额图和佟国纲等代表清政府与俄罗斯议界之时,亲自挑选了徐日升和张诚两人作为中国使团的成员。两人在使团中的主要作用,便是翻译。
康熙对二人十分信任,临走之前特地嘱咐索额图:“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让索额图有什么事儿,可以与两人商量。
但这两人,最终还是因为一己之私辜负了康熙的信任。在中国和俄国之间,两人很明显的倾向于俄国。
两国使者刚刚会面,徐日升和张诚就用清政府官员听不懂的拉丁语与俄方使者戈洛文打招呼。
戈洛文用拉丁语表示,希望他们能从耶稣教的愿望出发,帮助自己。而作为回报,戈洛文赠送给他们价值不菲的“貂皮、银鼠皮、玄狐皮和上等酒”。
徐日升和张诚当即表示,同是信仰耶稣教的,从信仰出发自己也会尽一切所能,给予戈洛文帮助。清政府绝想不到,由康熙陛下亲选的两位西方使者,已经背叛了他们。
俄罗斯内部出现矛盾,沙皇本来是想要迅速签约,所以选择步步退让。但是代表戈洛文,因为有了徐日升和张诚两个内奸,却选择了咄咄逼人。
戈洛文谈判开始就污蔑清政府“制造流血事件,发兵来犯沙皇陛下!”所以应该将“以武力新占领的地方”归还沙皇。
清方当即反驳,黑龙江流域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双方争执不下,戈洛文一筹莫展之时,徐日升和张诚站了出来。
他们两人虽然明面上是劝诫双方,说:“当他们(俄方)杀我们(清方)的时候,我们的手也不是束缚着的……我们的人也在尽力杀戮。”戈洛文一下子找到缺口,表示“以阿穆尔河(黑龙江)至海为界。”
这个范围远超中方预料,自然不可能认同。所以索额图等人准备放弃谈判,选择回国。虽然中方还有战乱,而俄方本国也矛盾重重。双方都急于寻求边疆的和平,不过俄方要比清朝要急一点。
眼见谈判告崩,戈洛文一时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正在他暗中寻思是否要遵守沙皇陛下意愿,给予大让步以保证条约顺利签订的时候,徐日升和张诚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徐日升和张诚暗中找到戈洛文,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便是清政府的底限。俄方借此顺利签订了条约,而两人也获得了一千金的报酬。但是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清政府,却因为两人的背叛,最终做出了大的妥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要立场不同,就算贡献再大,也绝不可让外人参与到军国大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