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春秋打仗都是小打小闹为何到了战国时期就不死不休了
3719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和战国战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开荒为目的
分封各地诸侯,其中秦国就被分配到了西陲。当时 带着七百多人东猎,并且开始了开荒。这些人经过繁衍、发展、开荒,最终占领了岐丰之地。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都是这样,都在反复走“繁衍-发展-开荒”这一流程,大家都在尽可能都提高自己实力。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秦国已经初步占领了关中平原,有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地。与此同时 、 、 、 等一系列国家都在开荒,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农具效率低下)所以开荒速度很慢。
当时的战争都是为了开荒,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处于“野蛮生长”时期,大家只要找到能耕种的土地就行了,没必要厮杀。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大国很少扳手腕,他们把矛头指向那些小国、蛮夷,秦国向西“益国十二,扩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国家土地扩展千里,这千里之中必定有其他国家、蛮夷的地盘,你知道这些地盘是谁的吗?不知道,你们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他们。世人认为春秋时期小打小闹的原因是只看见那些大国扳手腕,忽视了那些小国的存在。要知道春秋初期有近百个诸侯国,但是在战国时期就成了十几个诸侯国,剩下的诸侯国去哪里了?还不是被这些大国吞并了。大国无法吞并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受井田制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产出能力低。
2:土地产出能力不强导致粮食稀少,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无法掀开大规模吞并战,因此大国只能挑软柿子捏。
3:冶铁技术弱,导致农具效率低、兵器杀伤力低。这一点可以影响到1、2两点,与大国命运息息相关。
无法吞并大国,所以只能争霸了。但是春秋后期就发生变化了,因为以上三点发生了变化,战争目的也随之变化。
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目的
一:冶铁技术的改变
春秋时期农具一般都是木制的,但是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冶铁技术有了突破,《 》记载:“天下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就证明在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铁矿了。而且当时冶铁的温度也得到大幅突破,铁制品开始批量生产,并且运用到农具、兵器之上。铁制农具的硬度要比木制农具高好多倍,百姓们开荒的速度加快了,而且土地产出也得到大幅提高。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国家实力迅速变强。现如今各地都出土了大量的战国铁制农具,可见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得到了初步普及,这就加速了开荒速度。但是开荒是有限的,没有荒地可开垦,那么大国只能选择兼并他国土地。
二:土地制度的改变
春秋后期诸侯国就开始逐渐该改变土地制度,原本的井田制并不是适用当下了,人们需要一种更加合理的制度。当时各国为了激励百姓种地,纷纷推出土地私有制,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就是时代改革的缩影。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种地的积极性就变大了,而且随着农具效率的提高,土地产出也变大了,有限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三:“耕战”国策的出现
以上两点促进了“耕战”国策的出台,原因就是以下两点:
1:就业率
在古代农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因此土地就成了就业岗位。当时一个人可以耕种百亩土地,意味着每兼并百亩土地就能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如果百姓无法就业,那么百姓只能选择其他行业(土匪、强盗)。
2: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认为每隔二十五年人口就会翻倍增加,考虑到古代生产力低下、医疗条件低下,百姓存活率低,那么这数据应该适当放宽。但是无论如何,每隔一段时间人口就会翻一倍是不会变的。源源不断的人口需要就业岗位,国家只能被迫开始兼并土地。不然百姓们只能活活饿死,当然了,百姓饿死之前一定会反扑的,也就是所谓的“造反”。
综上两点,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比如:关中平原3.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540万亩土地,可以养活54万百姓。隔一个周期,人口会翻一倍,人口会变成108万百姓。养活这108万百姓需要1080万亩土地。如果有1080万亩土地,那么啥都好说。但是如果没有1080万亩土地,那就意味着108万人只能活一半人。这批人会心甘情愿的饿死吗?不会,他们会想尽办法活着,因此国家会陷入内乱。为了避免国家陷入内乱,秦国只能不断的增加就业岗位(土地)。这就陷入了“生孩子-开疆扩土-生孩子- ”死循环,也就是所谓的“耕战”国策。
综上所述:春秋时期大国都去挑软柿子捏,很少扳手腕。但是战国时期已经没有软柿子捏了,大国受上述因素影响,只能用武力开疆拓土。战争本质一点都没有变,都是为了扩张土地,只不过各国的抵抗并不一样罢了,小国直接被大国吞并、中等国家主动割地、强国拼命反抗。战国时期大规模屠杀的战争基本上都发生在大国身上,比如秦楚、秦赵、燕齐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