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两段桃色传闻传闻是真是假?

1905


孝庄皇太后,清太宗皇太极妃子,清世宗顺治帝之母,清圣祖康熙帝祖母。孝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女性政治家,在皇太极去世之后,辅佐顺治帝登基并逐步掌权。顺治帝去世之后,又培养年幼的康熙帝,使之成为盛世明君。

孝庄皇太后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因为她虽然有能力也有机会成为另一个武则天,但是她最终选择的却是站在背后,维持清朝的稳定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孝庄皇太后身上却也存在许多疑案。

抛去公事,孝庄太后在私生活方面曾有过两段桃色新闻。分别是用美人计劝降洪承畴,“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这两段桃色新闻,让后世之人想入非非,十足八卦。那么这两段桃色传闻,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第一位传闻男主角洪承畴,她是明朝封疆大吏,为辽东经略。败给清军之后,被押回劝降。因为他本人在明朝影响很大,劝降他对于瓦解明朝,收拢人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皇太极想尽办法也要收服他。

洪承畴被俘虏之后,最开始是宁死不降,甚至绝食明志。但最后他到底还是投降了,而原因就有人说是因为孝庄当时秘密探望洪承畴,用美人计收服了洪承畴。

这种说法惹人遐想,后世电视剧几乎都采用了这种说法来设置剧情。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最开始就是存在在演义中。

《清史演义》第十回将洪承畴描写成一个非常好色之人,而孝庄也就是博尔济吉特氏有长的十分漂亮。在洪承畴绝食明志的时候,孝庄带着一壶人参汁前来劝降。在孝庄的诱惑下,洪承畴失去神智,孝庄“以壶承其唇”,亲手喂他喝下参汁,也打破了洪承畴至死不降的防线。

但是正史中对洪承畴投降的记载,几乎都是一个说法,皇太极的收服人心。他原本想要以死明志,但是皇太极派范文程去劝说。在劝说过程中,囚牢中一粒灰尘沾染上洪承畴的衣衫,洪承畴立马用手拂去。范文程心细,留意到洪承畴的举动。

范文程回去复命就对皇太极说,劝降洪承畴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他既然连自己的衣服都这么珍惜,那么久说明他死志并不坚定。毕竟若是一心求死,应该心灰意冷,哪儿还在乎衣服呢?

范文程劝说皇太极亲自前去,果然皇太极亲自前往劝说,并解下自己的披风为洪承畴御寒,让洪承畴十分感动。洪承畴说:“真命世之主也!”于是投降。个人认为,正史的说法比演义野史更可信。

劝说洪承畴除外,“太后下嫁”才是真正引得学术界争议极大的历史疑案。对于孝庄是否真的嫁给多尔衮,历史争议非常大。有提出依据证明是的,也有针对这些依据一一作出反驳的。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只能等待更多的证据出现。站在个人立场,笔者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皇太极去世的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指定继承人。所以在当时,皇位争夺十分激烈。之所以由福临继位,完全是多尔衮和豪格双方争执不下,各退一步的结果。

福临继位之后,孝庄成为太后,为了保护自己儿子,难免对多尔衮虚与委蛇。后世对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常常理想化的解读为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但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多尔衮本人性欲极强,府中女人很多,女人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的纳入府中,根本不见对孝庄的痴情。另外多尔衮对福临很差,就是想要将他培养成一个傀儡。福临年纪渐长,却不见他为福临寻名师,进行系统的教育,就是任他自行发展。

孝庄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很有可能选择了另方面满足多尔衮的上位心理。明朝遗臣张煌言《苍水诗集》有诗文记:“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虽然作为明朝遗臣,张煌言的诗文并不能作为证据,但是描绘的事情还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后世学者在整理清朝档案的时候,发现顺治四年之后的许多奏疏都称其为皇父。顺治八年,追论多尔衮罪行的时候,也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这一罪名。

除此之外,朝鲜典籍中,有描述朝鲜使者觐见清朝皇帝的场景。其中就有对于多尔衮与顺治帝并立,并且对此情况清朝官员含糊其辞的记载。

而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还下令开棺戮尸,对多尔衮的愤恨,除了长期受到其压制之外,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私情。而孝庄百年之后,单独葬在关内,而不与皇太极合葬,似乎也是一个证明。

当然太后下嫁到底是否是真事,还没有完全定论,以上只是个人看法。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多尔衮死后惨遭清算,孝庄是怎样的态度?

多尔衮死后惨遭清算,孝庄是怎样的态度?

高句丽本是一个小国,为何却屡屡叛乱?

高句丽本是一个小国,为何却屡屡叛乱?

晋文公手下的小臣头须,晋文公流亡时他在干什么?

晋文公手下的小臣头须,晋文公流亡时他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