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七夕节并没有情人节一说古人又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977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 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又称为中国的 ,细算起来,还是现代的事情。在古代可没有什么情人节这一说,由于外国有情人节,中国人为了和国际接轨,于是把七月初七定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在古代被称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那个时候,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民俗也不太一样。七月初七这一天,有的地方女孩妇女们拜织女,希望能像织女一样 ,针线活做的又精又巧,故被称为‘乞巧节’。
还有的地方的风俗是在这一天,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娘家,故称‘女儿节’。
另外还有些州郡的文人,为了显露自己的藏书和文采,在这一天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拿出来日晒,又名‘晒书节’。
这三种节日,流传最久和最广的是‘乞巧节’。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古代女子要在七夕拜祭纺织高手、女红大师织女,由一个有威望的女子牵头,邀上 的姐妹们,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团拜织女。
乞巧节为什么慢慢变成了情人节呢?
这和中国的诗词文化有关,在众多的关于七夕的诗词中,把好多是描写爱情的。古时候的人也是多情,他们又心灵相通,虽然没有情人节,但又不约而同的在这一天去想念自己的爱人。
如 诗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是描写牛郎和织女爱情的诗,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情意。里面并没有描写乞巧节的内容。
再看 诗人林杰的诗《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一首诗中,诗人并没有写 的爱情,而是描写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女子们用针穿线拜织女的节日气象。
再看徐凝的这首《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其中第三句‘别离还有经年客’,意思是说牛郎织女一年可以见一回,而自己却是常年不能和妻子团聚。这首诗写的就有点情人节的意思了,借七夕节来表达自己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