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狄青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712
狄青是北宋时期名将,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字汉臣,籍贯汾州西河。因为脸部刺字,人称“面涅将军”。
狄青出身贫寒,是普通农民出身。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兄长狄素与同乡之人斗殴,将人推到河里,差点淹死,因此犯了罪。狄青当时代兄受过,说事情是他干的,于是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
正是因为这么一段经历,狄青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他不是名将之后,也不是将门世家,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犯了事儿。参军之后,自然只能从小兵做起。最开始的时候,他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
宝元年间,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反叛宋朝,狄青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到边疆塑关。但是西夏国军士作战勇猛,宋朝军队吃了许多的亏,等西夏国再犯的时候,许多士兵都露出怯意。狄素因此每每作战不畏生死,亲自为先锋,在前线冲锋陷阵。在他的带领下,周围士兵偶都敢于争先,悍不畏死。
狄青在于西夏对战的四年里,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受伤无数。但是成果也很喜人,他在期间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除此之外,重挫西夏物资储备,烧粮以万石计,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
狄青作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狄青表现出色,受到尹洙赏识。尹洙称其:“此良将材也。”并将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范仲淹对狄青也极为欣赏,甚至还指点他学习《左氏春秋》。
狄青受范仲淹启发开始读书,此后越发能干,作战勇猛不说,还知晓兵法谋略,威名享誉天下。战功的不断累积,使得狄青的官位不断替身。他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皇佑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朝廷大惊。当时皇帝起了向外族借兵以平叛内寇的心思,却遭到狄青的坚决反对。狄青上述说,如果只是因为侬智高反叛这么一件小事,就像外族借兵。一次两次,总归会养大外族的胃口。等哪一天它不甘愿只吃那么一点东西的时候,就会选择对宋朝发动进攻,那才是最大的问题。狄青很有远见的见到了向外族借兵的劣势,他阻止借兵,间接性保证了宋朝未来的安宁。最后狄青依据本国实力,最终平叛成功,受到皇帝重用。
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狄青官也越做越高,到了后来已经升任枢密使的高位。高处不胜寒,狄青坐的越高,所受到的注视也越大。狄青因为战士们的拥护,每每路过一地,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此后狄青遭受非议不断。
伴随着不断的非议与猜忌,狄青最终外放为官,最后竟然因此郁郁而终。
一代名将不是死在与敌人冲锋陷阵的战场上,也不是死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中,没有马革裹尸,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光热,就这样因为君臣百姓的非议,郁郁而终,实在是冤枉。古人说死得其所,而狄青则死得无所。
升迁遭受非议,死后却受到了极高的对待。宋帝追赠狄青为中书令,谥号“武襄”。并且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皇帝的做法,可以说是给足了狄青的面子。可惜的是,再多的死后尊荣也遮不住他死的有多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