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马功劳却惨死

918

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崔浩出身于北魏清河大族,父祖累世官宦,为北方士族之冠。崔浩历仕道武帝 、明元帝 及太武帝拓跋焘三朝,为国家之元老,拜司徒,参与军国重事,每政事筹划、军事征讨都参与谋议,料事多准确,为北魏能统一北方立下 ,自比于 。

image.png

崔浩不仅是军事谋略家,还贯通六经,才艺辩博,明天文历法,究天人之际,在位时荐拔人才,多为门第中人物,与天师道首领寇谦之友善,又以儒学助道抑佛。太武帝时的灭佛与崔浩有很大关系。他参与国史修纂,由此得罪当权者。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他以修史暴露“国恶”的罪名被族诛。他本人被囚槛车游街,被卫士撒尿浇头,当朝宰辅被诛死如崔浩之惨酷,历史上是罕见的。同时与他有姻亲关系的范阳 、太原 、河东 ,也一概被牵连受到诛戮。

《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云:“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今案:《魏书》卷四十八《 传》载:高允与崔浩同修《国史》,浩“综务处多,总裁而已。至于注疏,臣(允)多于浩。”崔浩族诛,而同修《国史》的高允却得到无罪释放(太子保护),崔浩自己也只承认受贿罪,然则,崔浩之死,恐另有他故。

image.png

另崔浩若以直书国史、公开刊石置于衢路定罪,又何至于被灭族,且其案件牵连很广?这岂不是个很大的疑问?

检《宋书》卷七十七《柳元景传》:“元景从祖弟光世,先留乡里,索虏(指魏)以为折冲将军、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据此则知崔浩受祸之酷,主要因素并不是他著史之罪,而是他乘拓跋焘南征之机,暗中欲邀约中原 “有异图”,这就威胁到了魏的国家最高利益,故他是因谋反而被族诛。至于所谓“史祸”,则不过是借此事以定罪,告示于朝廷众人而已。

又史载太武帝拓跋焘长子 被立为太子,拓跋焘南征时监国。崔浩被诛次年六月(正平元年六月),太子突然暴死于东宫,年仅二十四岁,后谥为“恭宗”。疑崔浩被诛与此有牵连,史臣称其拓跋晃“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戾园为 废太子 葬后墓地,事指汉武帝晚年太子(死后谥 )刘据遭“巫蠹之祸”,他与母后合谋,调动军队诛杀 ,汉武帝命宰相刘屈麾讨之,太子兵败自杀。据此则太子拓跋晃 弄父兵,反对其父世祖拓跋焘之嫌。

《 ·魏本纪》世祖拓跋焘传后云:“(焘)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然果于诛戮,后多悔之。司徒崔浩死后,帝北伐,时宣城公李孝伯疾笃,使者以为卒,帝闻而悼之,谓左右曰‘李宣城可惜’,又曰:‘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据此,则拓跋焘族诛崔浩一门之后,是很后悔的,此事是否与拓跋晃之“子弄父兵”有关呢?也有研究者认为崔浩之死是以崔浩为代表的北方世族和当权的鲜卑贵族矛盾不可调和造成的。

总之,崔浩之死,史称死于史祸,看来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说法,其背后另有隐情在,史祸之说,不足为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刘裕建宋究竟花了多少年的时间刘裕为什么将国号命名为宋而不是汉

刘裕建宋究竟花了多少年的时间刘裕为什么将国号命名为宋而不是汉

朱由校传位给17岁弟弟,继位后却成亡国之君

朱由校传位给17岁弟弟,继位后却成亡国之君

郑权:唐穆宗时期的权贵,因行事嚣张而被检举

郑权:唐穆宗时期的权贵,因行事嚣张而被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