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土豆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明清时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拢
3422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土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 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聪明的印第安人把这种土豆与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杂交,结果种出了不同颜色的“怪”土豆:有白色、红色、蓝色、紫色等等。马铃薯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
秘鲁人对土豆的爱算得上是“刻骨铭心”。他们的祖先 认为土豆有魔力,不但种土豆、吃土豆,还用洗干净的生土豆擦头,据说可以缓解头痛;还有人把土豆敷在断骨上治疗骨折;出远门的人更是随身带上好几个土豆,不光当干粮,还是护身符--他们相信土豆可以让他们免受风湿之苦。从2005年起,秘鲁还通过立法设立“全国土豆日”,巩固了土豆的“神圣”地位。
秘鲁人生性热情,从吃土豆大餐上就能看出来。秘鲁最出名的一道菜叫“巴恰曼卡”,土语里的意思就是“大地上的锅”。笔者见过这道菜的做法,果然是 。首先要在地上挖个大坑,铺上卵石烧热,再放上土豆、肉和调料,盖上树叶、覆上泥土。大约过上两三个小时,这道以大地为锅、带着泥土气息的大餐就制成了。再配上两瓶自己酿制的传统名酒奇恰酒,那味道真是美不胜言。难怪一些秘鲁小伙常说:“宁看土豆,不瞧美女。
马铃薯是高产的农作物,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战争和饥馑年代,它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人食用马铃薯的历史却相对短暂,直至 、新航路开辟后,它才“西食东渐”,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食谱中。
马铃薯营养丰富,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 的食物”。马铃薯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其钾含量丰富,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还具有瘦腿的功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野生的马铃薯毒性较高,茄碱中毒会导致头痛、腹泻、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
马铃薯何时从何地传入中国,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时马铃薯已传入中国。 以后,马铃薯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
上林苑即使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在筛选、培育马铃薯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它毕竟是服务于宫廷的机构,既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所以,此时马铃薯虽已被引进中国,却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明清之际,马铃薯的栽种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亦不断提高,是以开始突破贵族食物的藩篱,转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拢。特别是在 建立后,政府取缔了明代皇室的蔬菜供应系统,皇室菜户沦为普通农民,各种作物的种子及培育方法也不再是机密了。于是,马铃薯也借机走出大内,向北京周围乃至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中叶后,中国人口骤增,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与粮食危机,人们开始寻求水稻、小麦等传统作物的替代品,来自美洲大陆的马铃薯便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铃薯迎来了第一个种植高峰。
至道光年间,马铃薯进一步传播到山西中部、北部,其后山西更发展为中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马铃薯的到来受到了山西人民的极大欢迎,当地人根据地域特色,亲切地称这种花白茎大的作物为“山药蛋”。当时马铃薯产量之高,竟已达年收数百石的地步。
在清代,马铃薯的做法是打磨成粉,与荞、麦等主食一同烹煮。其后,经过不断尝试与努力,马铃薯的烹调方式已日臻纯熟,既能糅合米面做成点心小吃,又能切成丝、片、块状作为主料或配菜,可谓 。历经三百年的传播,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外来的马铃薯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时至今日,马铃薯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