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庶吉士”是什么官?“庶吉士”是怎么选拔的?

2086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 的“ ”是什么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庶吉士”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官职,而是类似于现在的“博士后”,它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 .职官志》载:“庶吉士,读书 ,以学士一人教习之”,庶吉士就是在翰林院读书的,由翰林院学士负责教导。

如此,作为一个不是官职的“庶吉士”,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品级之分。

当然,“庶吉士”虽说没有品级,但也不能说他就不重要。实际上在明清时期,“庶吉士”作为 中最优秀的一批读书人,他们的前途绝对是 的,首先被选为庶吉后,也就意味着他成为了天子近臣,由负责起草诏书,为 讲解经籍之责,再是有了庶吉士这个身份后,他的仕途将比其他非庶吉士的 更为的坦荡,如明 所言:“自古帝王储才馆阁以教养之。本朝所以储养之者,自及第进士之外,止有庶吉士一途”,庶吉士是明清两朝储养人才的职位,是着重培养的对象,是朝廷基石所在。

image.png

尤其是在明朝,《明史.职官志》载:“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就是说自成化后,礼部尚书、侍郎必须由翰林出身担任,吏部侍郎也必须有一位是翰林出身,当时明廷在翰林出身的官员中,会优先挑选即是翰林出身,又是庶吉士出身的官员,也就是说担任过庶吉士的翰林,他担任尚书之职的机会要比不是庶吉士的翰林来得高。同时明朝的庶吉士还是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首辅 、首辅 等皆是“庶吉士”出身,而据《明史.选举志》所载:“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

讲到这里,或许还有人不太明白,为何“庶吉士”能如此重要呢?他们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这里我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这个官职。

“庶吉士”,亦称庶常,源于《书经.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中的“庶常吉士”,周秉钧释:“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简而意赅的说就是才德兼备之人。

“庶吉士”作为一个职位,始见于明洪武年间。《明史.选举志》载:“(洪武)十八年廷试,擢一甲进士丁显等为翰林院修撰,二甲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使进士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者,曰庶吉士。进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也”,洪武十八年,明朝开始选新科进士入翰林院、承敕监学习政务处理,曰“庶吉士”。

image.png

当然,洪武时期,“庶吉士”非翰林院专属,在承敕监观政的进士亦可为庶吉士,直到永乐二年,庶吉士开始专属于翰林院。《明史.选举制》载:“永乐二年,既授一甲三人曾棨、周述、周孟简等官,复命于第二甲择文学优等杨相等五十人,及善书者汤流等十人,俱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遂专属翰林矣”,永乐二年, 着解缙“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挑选出29位才德俱佳的二甲进士入翰林院文渊阁学习,充任庶吉士,这29位中有数十位在后来都成为栋梁,如 、王直、段民、周忱、陈敬宗、李时勉等,皆为当世名臣。

“庶吉士”在人数上并没有限制,“翰林院……史官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无定员”,只要朝廷认为他有才学,就可将其选拔为“庶吉士”,反之如果朝廷认为,新科进士中没有才德兼备之人,亦不会防水,如永乐十三年乙未选“庶吉士”六十二人,可到宣德二年丁未却只选了邢恭一人做庶吉士。由此可知,在选拔“庶吉士”一事上,明廷是十分严格的。

此后,被选为庶吉士的进士会在翰林院由学士负责教导三年,三年后进行考核,谓“散馆”,“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得留者,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明史.职官志》),成绩优异留任翰林,原二甲进士出身的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原三甲进士出身的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成绩较差的,则离开翰林院,或授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或授州县官。

image.png

明亡,清建立后,虽改朝换代,但“庶吉士”的制度依旧被清廷所沿用,“顺治三年,世祖始策贡士於廷,赐一甲三人 等及第,简梁清宽等四十六人为庶吉士”(《 .选举志》),顺治三年,清朝开始从进士中选拔庶吉士。不过清虽然依然是沿用庶吉士制度,但在细节上同明朝有些较大的变化。

首先,在清朝,庶吉士虽也是依才能来进行选拔,但却有了限制,“(顺治)九年,以给事中高辛允言,按直省大小选庶吉士。直隶、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山西、陕西各二人,广东一人,汉军四人”,自顺治九年开始,庶吉士的选拔已各省的大小来进行人数限制,其中直隶、浙江、江南(安徽、江苏)5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4人,山西、陕西2人,广东1人。也就是说在殿试后,比如浙江籍进士充任庶吉士的最多五人,而陕西籍进士则最多2人。

再是清初,庶吉士并不归翰林院管理,而是归内翰林宏文院管理,《清史稿.职官志》载:“庶吉士旧隶内弘文院,后设本院,始来属”。直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重设翰林院,由此庶吉士再次归翰林院管理的。此后, 年间,庶吉士的被管辖权曾历经数次的变动,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庶吉士归翰林院管理才成为定制。

image.png

其次对于“庶吉士”的选拔,清朝较之明朝更为的严格。“(雍正三年)殿试后,集诸进士保和殿考试,仍令九卿确行保举。考试用论、诏、奏议、诗四题。是为朝考之始”,自雍正三年开始,除一甲外,二甲、三甲进士要想被选为庶吉士,则需再通过一场考试,即由皇帝亲自举行的“朝考”。“殿试传胪后三日,于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专为选庶吉士而设”,朝考举行的时间就在殿试传胪第四天,这一天皇帝会亲临保和殿,对二三甲进士进行考核。

此后,朝考通过者就可为“庶吉士” ,其余则实授 主事、中书、知县等职。

最后,相对于明朝,清朝多了一个特有的“庶吉士”,那就是“翻译庶吉士”。当然此“翻译”非彼“翻译”,它指的是从清朝科举考试中特有的“翻译科”中产生的“翻译进士”所选拔而出的“庶吉士”。

“翻译科”是清朝科举中为 特设的一个考试科目,仅限满蒙汉军之八旗子弟参加。“翻译科”源于顺治八年,这一年顺治举行八旗乡试,专供“不能汉文者”的八旗子弟参加,当然顺治只举办了二届,之后并废除。康熙初年,复行翻译乡试,史载:“自满、汉合试制举文,罢翻译科。雍正元年,诏八旗满洲於考试汉字生员、举人、进士外,另试翻译”。

当然康熙年间,翻译科是时废时置,不成定制,直到雍正登基时,因清朝统治中原已过百年,此时天下虽已牢牢被清廷所控,但曾经 的八旗却日渐腐朽,文武皆不行,因此朝堂上汉人的势力开始隐约有压倒满人的苗头。于是为了充实满人在朝堂上的力量, 开始正式推行“翻译科”这一为八旗子弟特设的科举考试。

image.png

“翻译科”参照“进士科”的科举考试,依次设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当然在实际上的运行中,“翻译科”并无殿试,只有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而之所以会省去殿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考的八旗子弟不足,“然会闱自五十三年讫 八年,仅 之,犹不足定例六十名之数”, 五十三年至嘉庆八年,参加会试的八旗子弟不足六十人,因此本来能通过会试的就很好,如果再举行殿试,恐怕能被录取的八旗子弟会更加少。

如此,清朝历代皇帝多数都因此而废除殿试,如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下诏:“今年翻译会试……此科人数甚少,不必举行殿试,俱著赐进士出身”,即不举行殿试,只要通过会试就即可为进士。

当然在 之前,“翻译科”是没有充任庶吉士的先列的,当时 选庶吉士只从“进士科”选出,而不会从“翻译科”选出。“道光八年,罢翻译同考官,末年始有用庶吉士者”,直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道光下旨:“因思翻译为满洲本业,均应随时学习精熟……升途较隘。若将此项人员转入翰詹衙门,令其专心学习翻译”,此后清廷才有了从“翻译科”选拔庶吉士的定制。

就在这一年,清廷正式从“翻译科”进士中挑出一到二名充任“翻译庶吉士” 。六月初十,道光就从新任的翻译进士中选出了2位庶吉士,“桂丰、广凤……庶吉士用。佛尔果春、昆玉……以六部主事用”。

image.png

总得说,清朝与明朝的“庶吉士”制度虽有所变动,但相同的是,明清皇帝对于“庶吉士”的选拔都极为重视,都会亲自亲临考场,去选拔出除一甲进士外,最为优秀的一批进士,此后对他们也是进行重点培养,由翰林院学士亲自教导,毕业后就算再差,也是一县的父母官。

明时“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时“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庶吉士)选,其馀列卿尹膺疆寄者, ”,从明清的记载中就可知,明清时期庶吉士对于朝廷的重要性。可以说,在明清皇帝的眼里,庶吉士就是未来的朝中重臣,是国家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他们给予了庶吉士非常高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范蠡有哪些故事在历史上范蠡是怎么死的

范蠡有哪些故事在历史上范蠡是怎么死的

汉武帝只是杀了十万匈奴人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汉武帝只是杀了十万匈奴人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甄嬛传》贵人曹琴默简介曹琴默人物结局

《甄嬛传》贵人曹琴默简介曹琴默人物结局